二·生活中的科學4
飛機上不要打手機
現代飛機都擁有先進的電子導航係統,而控製這些裝置的是計算機係統與電信號。
手機等電子設備一般都能產生電磁輻射,發射電磁波。如果在飛機上使用個人電子用具(移動電話等),它發出的電磁波就會幹擾計算機化的駕駛係統和飛機上的電信號,造成飛行失控。
所以,乘客要遵守乘機規則,不要隨意在飛機上使用個人的電子用具。
我們生活在一個巨大的電磁輻射“微波爐”中,這些輻射或多或少對人體健康造成了危害。
以下是家用電器輻射量:
音箱:20MG電冰箱:20MG電視機:20MG
空調:20MG洗衣機:30MGVCD:30MG
複印機:40MG電腦:150MG吸塵器:200MG
微波爐:200MG手機:200MG
石油化工廠的“火炬”
在石化工廠裏,你總會看到一種冒火的“煙囪”,它日夜不停地燃燒,工人們稱它為“安全火炬”。
大家都知道石油是易燃物。用石油加工生產出來的化工產品,絕大多數也是易燃物,而且大部分還對人體有害。其中有一些是氣態,萬一泄漏出去,就會造成環境汙染,危害人體健康。更危險的是,這些氣體大多比空氣重,蔓延後會沉積在地麵,達到很高的濃度。一旦遇到火,就會造成火災,甚至發生爆炸。為了消除這些隱患,人們幹脆把它們燒掉,以防後患。這就是“安全火炬”的作用。
開采石油的成本是非常昂貴的,開采石油和使用石油製品也可能對環境帶來破壞。海上探油和開采會影響海洋環境,尤其以清理海底的挖掘工作破壞環境最大。油輪事故後泄漏的原油或提煉過的油對阿拉斯加、西班牙和許多其他地區脆弱的海岸生態係統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石油燃燒時向大氣層釋放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
石油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現在,人們正在想辦法用陽光、風、地熱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來取代石油,作為能源。
宇航員容易老
冒著生命危險進行
太空行走的宇航員在太空飛行中,宇航員會患“太空運動病”,它會使宇航員的視覺、聽覺、位置感等失調,影響工作和生活,也會使宇航員的心血循環係統失調。
更為嚴重的是,人的骨骼(包括肌肉)隻能適應地球引力。進入失重的太空後,這些能力馬上會消失,肌肉會萎縮,骨骼中的礦物質(如鈣)逐漸減少,鈣的大量流失會造成骨質疏鬆。
失重還會造成腦垂體分泌激素數量的降低,這就使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和免疫功能下降。此外,宇宙中有害射線太多,對宇航員也會造成傷害。這些都是宇航員容易衰老的原因。
自從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完成第一次宇宙飛行以來,一共有近千名地球人和動物去過太空。科學家仔細檢查這些宇航員和動物的身體後,得出一個令人尷尬的結論——哺乳動物並不擅長在無重力狀態下生活。
人類在失重狀態下會喪失方向感。在失重狀態下人類動作會變得遲緩,進而患上SAS病(宇宙不適應症候群)。
一旦密封艙或航天服遭流星、太空垃圾襲擊或其他機械損傷,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小洞或裂縫,空氣就會很快跑光,使航天員窒息死去。宇宙飛船在背著太陽時,溫度極低,一旦溫度調控設備發生故障,會因體溫極度下降而被凍死。
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中大小便,是一件具有險情的麻煩事兒。航天事業開始的時候,是用膠布把便袋粘在臀部上,一不小心,便袋脫落,糞便就會到處飄飛。女航天員大小便比男航天員更難。美國在地麵上對人的大小便過程進行了錄像,然後進行研究,最終才製造出男女都實用的太空馬桶。
需要注意的是,在太空中放屁,也必須小心,因為其反作用力可能會把人推走,而且還會汙染航天器座艙中的環境。此外,屁中的氫和甲烷,還是可燃氣體,嚴重時還可引起爆炸。
美麗的“流星雨”
在各種流星中,最美麗、最壯觀的是流星雨。它是地球在運行中,遇到大量宇宙塵粒(流星群)而造成的。
太陽係內有大量的塵埃微粒和微小的固體塊,它們繞各自的軌道運行。它們之間有時會發生碰撞。碰撞後,許多小塊聚集成群,沿相同軌道運行,形成了流星群。
當流星群的軌道與地球軌道相交,地球穿越這種區域時,便會有大批塵粒進入地球大氣層,從而形成了流星雨。
獅子座流星雨算得上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流星雨,它被稱為“流星雨之王”。每年11月14日至21日,尤其是11月17日左右,都有一些流星從獅子座方向迸發出來,這就是獅子座流星雨。獅子座流星雨產生的原因跟一顆叫坦普爾—塔特爾的彗星有關。這顆彗星繞太陽公轉,周期約為33年。同時,它不斷拋撒自身的物質,就像灑水那樣,在它行進的軌道上留下許多小微粒,但這些小微粒分布並不均勻,有的地方少,有的地方密集,當地球遇上微粒少的地方,出現的流星就少;遇到密集的地方,出現的流星就多。
美麗的流星1833年,獅子座流星雨出現在地球上空,整個天空被流星照亮,成千上萬顆“星星”在天上飛舞,就像漫天雪花在飄揚。據估計,在這場長達9小時的流星雨事件中,一個人至少可以看到24萬多顆流星。人們被獅子座流星雨的壯觀景象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