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封建勢力強大,專製政體穩固,沒有強大的衝擊力,是很難催垮這個專製政體的。於是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比英國強烈且徹底,具有更多的民主性質。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利用工人和農民的鬥爭,舉行了革命。革命之後,大資產階級堅持君主立憲政體,背棄了平民。1792年,城鄉貧民的最底層起來推翻了君主統治,迫使國民公會宣布成立共和國,並在1793年裏,通過雅各賓派掌握了政權。1794年,大資產階級又發動政變,顛覆了雅各賓派的專政。從此,資產階級同平民群眾的對立超過了同保王黨的對立。1804年,大資產階級的代表拿破侖(1769—1821年)稱帝,為擊破封建勢力的包圍,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對全歐洲進行了戰爭。1815年,拿破侖帝國覆滅,舊王朝複辟,建立了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之上的君主立憲製。
啟蒙運動
18世紀流行於法國和歐美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啟蒙一詞在法文中為Lumiéres,意為“以光明驅逐黑暗”,在當時,這是與中世紀的“黑暗時代”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伴隨著資產階級經濟上的興旺發達和政治上反封建鬥爭的蓬勃展開,啟蒙運動在意識形態領域衝擊著封建製度。
近代科學的迅速發展和近代哲學中崇尚理性的傾向是啟蒙運動產生的理論背景。18世紀初牛頓創立的經典物理學對宇宙進行了成功的解釋,糾正了中世紀許多權威理論的錯誤,促使人們崇尚理性,相信通過經驗性推理,人們可以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規律。科學的發展也為啟蒙運動提供了徹底批判宗教神學的有力武器。17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的唯理論開啟蒙運動之先河。他主張以“理性的尺度”去檢驗以往的一切知識,擯棄一切違反理性的迷信和偏見。英國哲學家洛克從經驗主義立場修改了關於理性的學說,認為理性可以綜合感觀印象而成為普遍真理,感覺和理性不可偏廢。這一思想成為啟蒙運動的哲學基礎。另外,他的自然權利學說和分權學說、宗教寬容的主張等都深深地影響了啟蒙運動。
啟蒙思想首先強調理性是通向智慧萬無一失的向導,人類的一切知識必須在理性法庭麵前接受檢驗,按照理性的要求生活,人類的前途將充滿希望。其次,啟蒙思想旗幟鮮明地反對教會權威和宗教盲從,主張用自然科學方法審視自然、人類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反對形而上學的神學體係,反對迷信和奇跡。在政治思想領域,啟蒙思想用自由、平等、民主和法製反對封建專製和封建特權。
大凡是破舊立新的革命思潮總要到曆史中去尋找精神支柱,文藝複興時代由維特魯威等人就掀起了一股測繪古羅馬建築的強大活動,確立了以古羅馬柱式為建築母題的文藝複興建築。啟蒙運動的這一次考古運動更為廣泛而深刻。首先發起考古熱潮的是英國,此時的意大利及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古城被一個一個地挖掘出來,出版了大量的測繪圖集。後世的建築師們被古羅馬建築的莊嚴宏偉深深地感動了。
啟蒙運動在稍晚一些時候對古希臘的建築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古希臘建築與古羅馬建築之間的巨大差異,使歐洲的建築師們大為驚訝!有一部分人在希臘建築中找到了體現民主共和理想的更完美的形式。
建築理論大發展,啟蒙主義的理論核心是批判的理性。
首先批判了先驗的幾何學的比例以及明確性、清晰性的建築構圖關係。提出建築的理性是功能、真實、自然。建築物上的一切都要辯明它存在的理由。不管它是希臘人還是羅馬人用過的。這是向傳統建築文化勇敢的挑戰。
接著批判了在建築中無用的裝飾一概都不要,提出建築一定要符合材料的本性,提倡建築物要真實,真實的美存在於簡單的、合乎功能的結構。建築要自然,提出了“高貴的簡潔”是建築的生命。
他們反對古典主義建築的裝腔作勢,反對洛可可的矯揉造作、繁冗綺靡的裝飾手法。反對學院派千古不變的金科玉律式的教條主義。
他們批判古典主義的無情與盛氣淩人。提倡建築要有人性、個性,解放感情,解放性靈。
他們批判古典主義蔑視自然,提出幾何式的園林是反自然的,是冷漠無情、毫無生氣的,輕視自然的,提出隻有自然創造出來的東西才是最美的。
啟蒙主義勇敢地向古代權威開刀,把鬥爭的鋒芒直指古羅馬的維特魯威。洛鐸利說:“維特魯威的教條不可能既適合於古代又適合於當代,當代建築師屈從古代建築師從根本上就錯了。”雖然他們勇敢地批評古典建築,但又有他們自身的兩重性。他們卻又轉向剛剛有所認識的古希臘建築,並且崇拜得五體投地。他們對羅馬建築很不以為然,認為羅馬人對建築隻作了一些平庸的事,惟有希臘人給建築以高貴和不朽。
啟蒙運動大膽地提出了藝術與自由的辯證關係,他們指出,希臘藝術之所以能具備“高貴的純樸和壯穆的宏偉”,都因為主要原因在於自由,並提出政治製度越民主,藝術水平就越高,理論的飛躍必然導致創作的革新。
法國建築的革新
18世紀下半葉,法國建築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矯揉造作、繁冗綺靡的洛可可式建築又回歸到古典主義的建築中去。這是資產階級革命風暴所帶來的影響。啟蒙主義的建築理論在建築實踐中漸漸表現出來。古羅馬、古希臘共和時代建築的影響顯著地增強了。建築普遍地趨向簡潔壯觀,排除浮華和纖秀的裝飾。關鍵的古典主義橫三段縱五段的立麵構圖也被拋棄了。
此次啟蒙運動在建築界還是側重於古希臘風的弘揚與創造,他們追求建築物體形的單純、獨立和完整,細節的樸實,形式的合乎結構邏輯,並且減少純裝飾性構件。這種建築物的代表是波爾多劇院(1731—1800年)和巴黎的萬神廟(1764—17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