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傻氣(2 / 2)

說起來,從上大學到現在,李錚唯一的消遣就是在圖書館裏麵看這種閑書,青田建築工程學院的圖書館也是以生命科學的名目收錄了許多市麵上流行的氣功書籍,李錚囫圇吞棗的看了許多。

大凡氣功書籍,在最開始的時候,總是大談天地萬物,日月星辰的運轉,雲山霧罩的說些“道”的話題,然後說自己的功法暗合這個“道”,總得來說,什麼“原始”“自然”“大道”之類的東西總是提了一次有一次,玄而又玄,不像是練習氣功,倒像是練習道法,修真煉丹。

李錚翻閱的這本小冊子上麵,最開始簡單的說了兩句原理,接下來在崩木那個篇章裏麵就十分簡單明白的講述,不斷的屈伸四處關節,體會血液和肌肉的運動,感受到血液和肌肉在身體肢體運動的時候,他們本身運動的方式。

對於如何感受內在的運動,在冊子的“崩木”那一頁上,有專門的人體圖形做出說明,相比於那些氣功書籍的天花亂墜,李錚在太清宮拿到的這本冊子還真是簡明易懂,壓根沒有什麼神秘性可言,看起來就好像是一本廣播體操入門。

接下來的日子裏麵,李錚的同學們經常看到李錚做出一些屈伸的動作,如果他在放鬆身體的話,這些動作未免做的太多了。

不過大家奇怪歸奇怪,新生入學幾個月之後,各自的圈子差不多都已經是確定了,李錚已經是和學校裏麵大大小小的圈子開始疏遠,盡管看著他奇怪,卻沒有什麼人表示關心或者注意。

感覺到內在的運動花費的時間並不長,李錚發現,如果自己的胳膊彎起,然後伸直,就能夠感受到手掌和手指處的腫脹,這也算是體內的一種運動,其他的所謂波動,根本就感覺不出來什麼了。

內在的運動和波動感覺到,按照冊子上的說法,接下來李錚就應該不斷的練習,讓這種感覺越來越大,並且收發由心。

如何保持這種狀態,冊子上十分直白的給出了答案,有人形圖案給出了標準的姿勢,肩部擺動,肘尖後擺到最大的角度,然後擊出,擊出後,整個手臂應當是完全的伸直,手掌握成拳頭。

有關腿腳的力氣應用,在書中也有相應的畫影圖形,隻不過李錚壓根隻是感覺到上臂,也練習不到。

這動作說白了,就是簡單的揮拳擊出,隻不過把每個關節的動作都是做到最大,如果說有什麼不簡單的地方,那就是在揮拳的時候,要讓你感覺到的內在運動和揮拳的運動一致,或者盡量保持一致。

當然不是空揮拳,而是要捶打樹木,看到這裏,李錚禁不住有些別扭,心想這冊子最前麵就是“崩木”,自己就要捶打木頭,若是到後麵“崩石”之類的東西,那還要捶打什麼,實在有些傻氣。

與那些修習氣功,仙風道骨,吐納天地之氣的飄逸感覺一比,實在是相差太遠,就像是街頭賣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