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種子是通過分別對待一定的運動員,以便他們能在盡可能靠後的輪次中才能相遇,以限製隨機性的一種方法。排列種子的方法有按排名排列種子和按協會排列種子兩種。

大型比賽按排名確定種子名單的方法是:在團體淘汰賽中,每個協會中排名最高的隊才有資格按排名被列為種子,排列種子的依據是國際乒聯的最新協會排名,而不是根據運動員的強弱來進行排列;單打比賽和雙打比賽排列種子應按國際乒聯最新公布的排名表為準,切忌雙打排名按照兩名參賽運動員的單打排名累加,因為雙打是有較強的戰術要求的,兩名較強的單打運動員並不一定能成為一對好的雙打組合,國際排名委員會定期公布曾參加過國際賽事雙打比賽每對運動員的雙打排名,比賽前確定種子時應查國際乒聯最新公布的雙打排名表,以確定每對參賽運動員的雙打分值,對於那些第一次配對的參賽運動員,則要查國際乒聯公布的每名運動員的雙打分值,並將雙打分值相加,最後將所有參加該項雙打比賽每對運動員的分值排序,由高向低確定種子,下列情況除外:

如果符合種子條件的報名運動員(隊)均來自同一洲的聯合會,該聯合會最新公布的排名表應優先考慮;如果符合種子條件的報名運動員均來自同一協會,該協會最新公布的排名表應優先考慮;如果是基層的比賽,在有以往成績的情況下,應根據以往的成績確定種子,在某些非傳統性或變遷較大的比賽中,如果種子名單很難確定,可以考慮由各單位該項比賽的第1號運動員作為種子運動員。

小型比賽或基層比賽按協會排列種子的方法是:由於參賽運動員的絕大多數均沒有排名,所以要想較科學地按技術水平排列種子就比較困難,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依據以往的比賽成績確定種子序號,如果準備進行的競賽每年均進行一次,而去年取得名次的運動員中的大多數今年又報名參加比賽,則可按照去年的名次確定種子,少數空缺人選可以從後麵的名次依次替補,或由缺席種子同單位的一號運動員替補,或由東道主單位的一號運動員替補,或由競賽組織者決定替補名單;如果準備進行的競賽是非定期舉行的或從來都沒舉辦過的比賽,由於參加比賽的運動員沒有同時參加某次比賽,即使同時參加了某次比賽,也不一定取得名次,且相遇的對手也不相同,況且成績是過去的,過去的成績隻能說明當時的競技水平,由於競賽方法的不科學和成績本身還具有較大的片麵性和主觀性,並不完全與當時的競技水平劃等號。因此,確定種子的工作就更難進行,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小比賽的成績服從大比賽的成績、遠期比賽的成績服從近期比賽的成績、低水平的比賽服從高水平的比賽、團體比賽服從單項比賽、雙打比賽服從單打比賽、雙打比賽的成績以原配對為主、混合雙打比賽以男子運動員的成績為主,出現疑問時由競賽組織者決定。

按協會排名排列種子的方法是:規則規定各協會(單位)在報名參加各單項比賽時,其參賽運動員的排列順序必須按照每位參賽運動員的競技水平排列,國際比賽當運動員按協會排名和國際乒聯公布的最新排名不吻合時,應按照國際乒聯最新排名的順序為每個協會調整運動員排列順序;如果運動員均來自同一個大洲或同一個協會,應按照該大洲或該協會最新公布的排名為每個參賽隊調整各單項比賽運動員的排列順序;如果是基層比賽沒有排名作參考時,當按參賽隊排名與競賽組織者確定的種子名單順序不同時,應按照種子排名的順序進行調整,以保證抽簽的順利進行。

由於確定種子是一項較複雜,且較難精確的工作,所以在考慮種子序號時,以分批的方法為宜。例如:有16名種子,其序號不必從第1排到第16,而易列為:第1號種子,第2號種子,第3、4號種子,第5—8號種子,第9—16號種子。在每批種子內部不予具體區分種子的序號,而應作為一批種子處理。這樣既簡化了確定種子的工作,又符合抽簽的實際情況。

(四)準備抽簽用具

目前國內常用的抽簽方法有:計算機抽簽和卡片式抽簽。

如果采用計算機抽簽,賽前需要準備好電腦、投影設備,並應將每個項目的參賽隊(運動員)的具體情況輸入電腦,確定每個項目的種子名單。由於計算機抽簽的方法較固定,應注意輸入名單的正確性,熟悉所使用的電腦程序,一般較易成功,抽簽費時也相對較短,但因抽簽的過程在參賽隊看來過於簡短,易懷疑其真實性。

如果采取卡片式抽簽,賽前需要準備的用具有:

1.抽簽的“簽卡”

一般包括“名簽”和“號簽”,“名簽”用來書寫運動員的姓名(種子運動員)、運動員的協會序號(非種子運動員)、比賽隊名、名、地區名,每個項目的每個參賽隊(運動員)均有一張“名簽”。“號簽”書寫位置號、組號、區號(1/2區、1/4區、1/8區)等。“名簽”和“號簽”應每個項目一套,並按照比賽的實際抽簽順序整理好。製作“簽卡”的材料應不透光,在“簽卡”的背麵不能看見“簽卡”正麵的字樣;“簽卡”的背麵的圖案應完全對稱,沒有方向性,使任何人不能從“簽卡”的背麵進行任何辨認。(見下圖)

2.平衡控製表

平衡控製表是用較科學的方法通過貫徹“預見性”和“區別性”兩項原則,解決好抽簽工作中“機遇”和“控製”這對矛盾。在確定了適應某個數量的號碼位置的淘汰賽之後,上下半區、各個1/4區、各個1/8區……可以容納的運動員數是固定的,而且原則上是平均

分布的,各區之間差數不能超過1;同樣,在確定了參賽運動員和單循環小組數之後,每個單循環小組的人數也是基本固定的,而且原則上是均勻分布的,各小組所容納的隊(人數)差值不能大於1,因此在抽簽時如果不進行控製,較後抽簽的單位將會出現違反規則的情況,但過多地、不應該的控製,又會使抽簽很不合理、甚至失去意義,所以必須較好的使用平衡控製表,使被控製的麵最小,受控製的運動員都是每個協會排名較後的運動員。在正式抽簽前,表內各項數字和符號應填好,並且核對無誤,且每個項目應單獨使用一張平衡控製表。

例如:有54人參加男子單打比賽,報名情況如下:A隊5人、B隊6人、C隊4人、D隊3人、E隊2人、F隊7人、G隊4人、H隊5人、I隊7人、L隊3人、M隊6人、N隊2人。規程規定:單項比賽進行單淘汰賽。可繪製1/4平衡控製表。

此外,我們還可以繪製1/2平衡控製表。

我們可以看到1/2平衡控製表較1/4平衡控製表簡單得多,在參賽人數不多或主持抽簽人把握不大時,最好采用1/2平衡控製表。

3.抽簽說明詞

一般情況下,主持抽簽人對各個比賽項目的抽簽應準備一個比較詳細的抽簽說明詞,包括:參加該項目的人(隊、對)數、比賽的辦法、抽簽的基本原則、種子確定的方法、種子名單及人數、比賽秩序表的位置數(循環賽的小組數)以及抽簽的順序等等,最好的辦法是在抽簽卡邊上做好記號,以便主持抽簽人可以隨時掌握抽簽的進程和準備進行抽簽的運動員(隊、對)的基本情況。如果主持抽簽人的經驗不足、緊張或反應較慢時,應盡量準備一份詳細的抽簽說明。抽簽說明詞應當與抽簽的名簽和號簽一起按順序整理好,盡量避免幾個項目共用一套簽,以免在抽簽時給主持抽簽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4.抽簽記錄表

記錄員應當為每一個項目至少準備一份記錄表,目前較正式的比賽一般都用電子計算機進行紀錄,電子計算機進行記錄可以比手工記錄更準確(運動員或運動隊的名字可事先輸入,並由專人進行檢查)、更快(不用在抽簽時再逐個輸入運動員或運動隊的名字)、更整潔(有錯可以隨時修改),但為了方便現場的教練員、領隊、記者隨時了解抽簽的過程和結果,一般在現場都要與抽簽同步進行公布,這個公布表一般都事先畫好,並用計算機打好每位(對)運動員的姓名,團體比賽則打好每個參賽隊的名稱的卡片,以便於抽簽時張貼。國際比賽應進行英文和比賽當地語言的公布,以保證抽簽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