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乒乓球的曆史演變

乒乓球雖然誕生的並不是太久,但它仍然是一項深受世界人民喜愛的運動,在這一00多年的時間裏,它迅速開展到了全世界。

乒乓球的起源

乒乓球運動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而最為流行的說法是:乒乓球運動於19世紀末起源於英國,是由網球運動派生而來的。據說,1890年幾位駐守印度的英國海軍軍官偶然發覺在一張不大的台子上玩網球頗為刺激。後來他們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彈性不大的實心球,並用木板代替了網拍,在桌子上進行這種新穎的“網球賽”,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來。

世界乒乓球的發展

20世紀初,乒乓球運動在歐洲和亞洲蓬勃開展起來。192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國際乒乓球邀請賽。後被追認為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同時成立了國際乒乓球聯合會。

乒乓球運動興起之時,使用的是橫握球拍。1902年傳入日本之後,出現了直握球拍方法。有人推斷這是東西方進餐時握刀叉和拿筷子的區別而帶來的早期握拍法的不同。

乒乓球的計分方法由早期的10分、20分、50分、100分1局等逐漸變為1局21分製;2003年的第四十七屆世乒賽正式開始使用1局11分製。

早期的乒乓球球台小、球網高,規格也不統一。1936年左右改為現在的規格。世界乒乓球的重大賽事主要有4項:奧運會乒乓球競賽、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世界杯乒乓球賽、國際乒聯職業巡回賽。

現在的乒乓球運動已經發展成為高科技、高速度和強旋轉相結合的一種競技體育項目,截止到2008年,全世界有近4000萬人從事這項運動。

中國乒乓球的發展

乒乓球運動被世界公認為是中國的“國球”。

(1)新中國成立前

中國乒乓球運動是從日本引進來的。1904年上海四馬路一家文具店的經理,從日本買來10套乒乓球器材,擺設在店中,並親自表演打乒乓球,介紹在日本看到的打乒乓球的情況。從此,我國開始有了乒乓球運動。

1916年上海基督教青年會童子部添設了乒乓球房和球台,在學生中開展乒乓球運動。以後在北京、天津、廣州幾個大城市也開展了該項運動。

(2)新中國成立後

1952年在北京大學舉行了第一次全國競賽。賽後,國家乒乓球隊開始集中訓練。同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乒乓球部加入了國際乒聯,後改稱為中國乒乓球協會。1959年在第二十五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容國團為我國奪取了第一個男子單打世界冠軍。1961年中國乒乓球協會在北京承辦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世界錦標賽——第二十六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1988年在第二十四屆漢城奧運會上,中國隊勇奪女子單打和男子雙打兩項冠軍。自從1988年漢城奧運會乒乓球首次成為正式競賽項目以來,中國幾乎完全壟斷了這一項目的金牌。

乒乓球運動在我國已形成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良性循環。據統計,目前我國經常打乒乓球的人口約1000多萬。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乒乓球活動在我國變得更加時尚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在課餘、工餘、休息日參加乒乓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