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學校體育工作管理製度
第一章總則
為保證學校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製定本條例。
對我校的體育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餘體育訓練和體育競賽的管理。
我校體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和習慣;提高學生運動技術水平,為國家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增強組織紀律性,培養學生的勇敢、頑強、進取精神。
我體育工作應當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體育鍛煉與安全衛生相結合的原則,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強身健體活動,重視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體育,注意吸取國外學校體育的有益經驗,積極開展體育科學研究工作。
我體育工作應當麵向全體學生,積極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
第二章體育課教學
體育課教學應當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教學內容應當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符合學生年齡、性別特點和所在地區地理、氣候條件。
體育課的教學形式應當靈活多樣,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
體育課是學生畢業、升學考試科目。學生因病、殘免修體育課或者免除體育課考試的,必須持醫院證明,經學校體育教研室(組)審核同意,並報學校教務部門備案,記入學生健康檔案。
第三章課外體育活動
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應當從實際情況出發,因地製宜,生動活潑。
我校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課外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時間(含體育課)。
第四章課餘體育訓練與競賽
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課餘體育訓練,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以開展培養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的訓練。
學校對參加課餘體育訓練的學生,應當安排好文化課學習,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並注意改善他們的營養。學校對運動水平較高、具有培養前途的學生。
學校體育競賽貫徹小型多樣、單項分散、基層為主、勤儉節約的原則。學校每學年至少舉行一次以田徑項目為主的全校性運動會。
第五章體格檢查製度
1.按《條例》要求,學校每年組織學生體檢一次,建立並健全學生健康卡檔案。
2.每學期給學生進行常規項目檢查,有視力測試,身高胸圍、體重測量、齲齒檢查,發現有不良情況及時向班主任、家長反饋並提出糾正建議。
3.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傷害或疾病,做到及時處理,無條件無理的即送鎮衛生院,同時報告班主任、家長。
4.對視力不良、營養不良、貧血等學生建立檔案,及時采取防治措施,定期組織檢查,觀察治療情況。
5.學生體質健康卡建檔製度。
(1)按時按要求填寫健康卡。
(2)做好健康卡的保管、存檔工作。
(3)定期作好學生體質健康的狀況分析工作。
第六章場地、器材、設備和經費
學校應當製定體育場地、器材、設備的管理維修製度,並由專人負責管理。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占、破壞學校體育場地或者破壞體育器材、設備。
第七章獎勵與處罰
對在學校體育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個人,學校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1)不按規定上課或者隨意停止體育課的;
(2)未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含體育課)的;
(3)在體育競賽中違反紀律、弄虛作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