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出版社和圖書交易公司引入責任銷售製的主要原因,據說是退貨增加。
角川書店如何看待退貨問題?
社長:進入平成年(從1989年開始)以來,出版行業的退貨率一直居高不下。
從製作成本來看,退貨率達到20%就會出現問題,而後來頻繁出現40%的退貨率,這種退貨率無論如何不會形成贏利的結構。平成9年和平成10年(1997年和1998年)的時候,由於出書品種激增,有些圖書的退貨率還達到50%或60%。雖然後來有所改善,但總體狀況依然是嚴峻的。為了進一步改善這種情況,出版社和圖書交易公司自然而然地要關照銷售能力強、可以持續作出貢獻的書店。
記者:今後責任銷售製一旦固定下來,是不是也要求流通渠道的多樣化?書店可能會有誤解——不接受責任銷售製就不能生存;不接受責任銷售製而從圖書交易公司進貨就進不到像《達·芬奇密碼》那樣的書;沒有POS出納機也就不可能參與進去。實際情況是不是選擇餘地更大,對圖書交易公司這樣的主渠道的長處應當重新認識?
社長:POS出納機的價格很便宜,隻要想安裝一定能做得到。書店有了POS出納機,可以隨時掌握庫存情況,靈活運用銷售數據。這對書店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這次設定至少能賣500本才能參與《達·芬奇密碼》的發行銷售,用以決策的基本數據就是來自書店的POS出納機。我們的本意還是要鼓勵書店多賣書。
記者:書店全力促銷,你們的一些規矩是不是要有所調整?
社長:扭轉出版物市場的頹勢,幫助書店走出困境,這應當是出版行業的共識。
我們社將與書店共進退。
記者:角川書店將來還會把責任銷售製擴展到什麼程度?
社長:現在很難說清楚。需要做各種試驗。目前限於能夠大批量銷售的圖書和係列出版物。隻可以小批量銷售的書就算采用責任銷售製給那些銷售能力強的書店,獎金額也不會很大。如果隻是增加銷售品種,不能增加銷售量,給書店帶來的利益也不會太大。
記者:日本雜誌協會理事長、主婦之友社社長村鬆邦彥說過,要推行以書店為主導的責任銷售製,這應當也是書店自己的心聲。關於這一點,貴社如何認為?
社長:說得對,正合吾意。我們都在為書店著想。
記者:主婦之友社以前倡導過責任銷售製,結果失敗了,貴社如何看待?
社長:那沒有關係。好的有生命力的東西,在成長過程中難免遭遇挫折,但前途往往是光明的。我堅持認為,出版行業需要責任銷售製,因為責任銷售製會給書店、圖書交易公司和出版社帶來利益。
《消失的符號》紙介質版和電子版同時麵世
已經用“密碼”攪得世界“不得安寧”的丹·布朗,現在又開始用“符號”讓世界“瞠目結舌”。
美國道布爾迪出版集團在2009年9月宣布,丹·布朗自《達·芬奇密碼》以來的首部新書——《消失的符號》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的首日總銷量突破了100萬冊。道布爾迪出版集團所說的“總銷量”也包括了預售。幾個月來,《消失的符號》一直位居亞馬遜網上書店預售排行榜的前幾名。
《消失的符號》麵世後又接到了60萬冊的訂單,其總印數在2009年9月份就達到560萬冊。盡管如此,丹·布朗的新書仍與有史以來的首日銷量之最——《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存在一定差距。《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當年僅在美國的首日銷量就超過了800萬冊。
道布爾迪出版集團最初聲稱銷量數據僅包括精裝本,但隨後其發言人蘇珊·赫茨表示銷量數據也包括了電子版。盡管行業內部人士普遍擔心標準售價僅9.99美元的電子書會影響高價精裝本的銷量,但道布爾迪出版集團仍在紙介質書麵世的同時推出了電子版。
懸疑小說的讀者尤其青睞電子版本,而丹·布朗又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懸疑小說作家。《消失的符號》一直位居亞馬遜網站的銷量排行榜首位,同時也是亞馬遜電子閱讀器Kindle下載小說的首位。在亞馬遜的懸疑小說銷量排行榜上,《消失的符號》Kindle版拔得頭籌,精裝版位居其次。
(金點子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