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英國遊戲產業步履維艱(1 / 1)

2007年由美國房地產業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海嘯,已經席卷全球。在英國,金融危機冷風勁吹,幾乎所有產業都受到影響,遊戲產業也感受到了陣陣寒意。

金融危機導致的資金緊缺令遊戲開發商們十分頭疼。2008年底,英國許多遊戲製作室、工作室已經宣布較大範圍的裁員,大多數遊戲公司計劃在金融危機過去之前都不再招收新員工。同時資金緊張的開發商們被迫作出現實選擇,將主要精力集中於開發已知可獲取利潤的項目上(及其後續產品等),而在創新性的或有風險的項目上減少投入。大型遊戲開發商THQ公司已經在其穩定的遊戲開發機構中關閉了一些主要工作室,如曾經主辦過極品賽車係列遊戲的Juice等。而因其最新遊戲Destroy All Humans!不盡如人意的銷售業績,傳言Sandblast Games!遊戲工作室也將被關閉,THQ旗下將有30多個工作室被關閉。沙箱射擊遊戲Just Cause的開發商Avalanche工作室已經被迫裁掉了其160名左右員工的半數人員。

同時該公司已削減掉其兩個未公開的項目,將重點放在其核心項目Just Cause 2上。

人才外流正在威脅英國遊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有調查顯示,英國遊戲行業原始知識產權的發展正在逐漸減慢。某些遊戲行業高層人士指出,由於受加拿大、法國等國家對遊戲產業政府補貼政策的吸引,越來越多的英國遊戲開發商逐漸移居國外。其他國家,尤其是加拿大,對遊戲製造商的文化稅收補貼導致了英國頂級的青年遊戲創意人才的大量流失。一名未透露姓名的遊戲發行部門主管說:“加拿大為我們的頂級遊戲開發人員提供高於英國2.5倍的工資、100%的搬遷資助和全麵的支持方案,以幫助他們移民到加拿大,這使我們根本無法與之競爭。”人才外流導致英國遊戲公司失去其最關鍵的人才資源和創造能力,這將對英國遊戲產業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目前看來,英國的遊戲銷售市場也不甚景氣。盡管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經濟緊縮時,消費者傾向於減少大型消費品的購買,而將目光轉向家庭娛樂和視頻遊戲等消費品,人們可能更願意待在家裏,或把原來要花在度假上的錢省下來,買一些軟件在家裏玩,因此遊戲產品的銷售業績在經濟危機中可能不降反升。然而,這種情況似乎並未在英國出現。Media control GFK International的市場報告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英國的遊戲軟件銷量同比下降了20%,其歐洲第一大遊戲市場的地位被德國取代。這項報告的數據表明,在歐洲市場上,經濟不振並沒有給德國遊戲市場造成衝擊,其銷量一直維持在原有水準,此外,葡萄牙獲得了16%的最高增長,瑞典有4%的增長,荷蘭有2.4%的增長,意大利和比利時也基本保持穩定,而英國是唯一一個遊戲市場因經濟不振而遭受重創、銷售業績明顯下降的國家。

雖然,金融危機在導致遊戲公司因資金短缺而裁員,甚至一些弱小公司倒閉的同時,也能避免遊戲市場過度飽和而引發的市場崩潰。但是,總的來看,經濟緊縮給英國遊戲產業帶來的影響還是弊大於利。2009年8月,英國國家科技藝術基金會NESTA(National Endowment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the Arts)的一份報告同樣指出英國遊戲產業正麵臨著嚴重人才外流、資金短缺的嚴峻形勢。該報告警告說,如果聽任這種狀況發展,英國的遊戲開發部門將失去其競爭優勢;英國在世界遊戲產業中的地位將有可能被韓國、加拿大和中國所取代,從2007年的世界排名第3下滑至第5,並有可能在2010年以後進一步下滑。

針對這些問題,最近一段時間,英國遊戲行業要求政府加強對遊戲行業扶持力度的呼聲越來越高。發行《古墓麗影》遊戲的Eisos公司終身總裁Ian Livingstone說:“過去我們能夠在遊戲製作成本提高並且沒有政府任何形式的支持的情況下,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視頻遊戲部門,但是當麵對那些為我們培養的遊戲製作人員提供高達37.5%的稅收減免、所得稅假期以及其他財政獎勵的國家時,想留住人才越來越困難。”負責一個分析英國遊戲產業的委員會的英國自由黨代表議員Don Foster也觀察到了這一點。他認為,政府必須對遊戲行業提供相應支持,因為麵對懸而未決的經濟危機,遊戲行業可能會在某些領域挽救國家經濟的衰退。NESTA也表示除非政府提供稅收減免以鼓勵創新,否則英國遊戲產業將失去在與其他國家競爭中的優勢地位。

(路越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