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日報衰退的主要原因是讀者減少,現在每天看報的法國人越來越少。這種現象在互聯網和免費報紙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直接影響著報紙的讀者。當然,報紙的衰落不僅涉及全國性報紙,而且還涉及地方性報紙。
現在,11%的法國人每周閱讀一種全國性報紙,而1997年為13%;32%的法國人每周閱讀一種地方性報紙,而1997年為38%。
在圖書方麵,讀者人數仍在繼續下降。這種現象在互聯網和免費報紙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看書的法國人越來越少。現在空閑時間裏不看書的法國人要比1997年多得多,就是那些沒有放棄圖書的法國人,看書的節奏也放慢許多,平均每年看5本書。法國人承認他們與圖書的關係越來越疏遠,53%的法國人說他們現在看書不多或者根本不看書了。
從年齡上看,年輕人比上歲數的人看書少。從職業上看,工人看書最少。從性別上看,不看書的法國人,男性比女性多10%,62%的法國男性稱讀書不多或者根本不看書,而女性隻有46%。就總體而言,女性比男性看書多,女性平均每年看17本書,而男性隻有14本書。
光顧文化設施的次數基本持平
長時間在屏幕前,並沒有從根本上影響法國人的夜生活或改變其使用各種文化設施的習慣,數字化對法國人看電視和閱讀紙介質圖書報紙的影響比較大。統計顯示,如今法國人使用文化設施的情況與1997年沒有太大的變化。
——四分之一的法國人一年之中不使用任何文化設施,他們不看任何表演,也不參觀任何展覽會或文化遺產地。在獲取文化方麵,他們中絕大部分人是“文化殘疾人”,對文化毫無興趣,很少讀書,偶爾聽音樂。他們中四分之三的人從來不用互聯網,主要休閑方式仍是看電視。
——29%的法國人在使用文化設施方麵還可以得1—2分(按5分製計,下同),也就是說一年中他們去幾次電影院,偶爾去看演出,如民間表演或雜技表演等。他們的社會形象沒有上述一類法國人那樣突出,但在使用文化設施方麵與他們沒有大的區別,他們的休閑方式也沒有像上述一類法國人那樣專注於電視,他們經常進行戶外活動。
——27%的法國人在使用文化設施方麵可以得3—5分。他們的文化生活呈現出多種多樣的選擇性,包括參觀展覽會或文化遺產地,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還經常看電影,聽現代音樂。他們外出活動或從事文化活動比上述兩組法國人更加活躍。
他們經常去電影院和博物館,但較少去圖書館或劇院。
——22%的法國人在使用文化設施方麵可以得5分,他們既喜歡文化,也喜歡外出活動,他們是法國使用文化設施的主力軍。
雖然近10年來法國人使用文化設施的情況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在具體項目方麵還是有如下一些變化:
(一)電影院
2008年到電影院看電影的法國人比1997年有所增長。在過去一年裏,57%的法國人至少到電影院看過一場電影,而10年前隻有49%。據統計,41%的法國人喜歡看法國電影,28%的法國人喜歡看美國電影。法國人也因年齡不同而對電影有不同的選擇。35歲以下的法國人喜歡美國電影,45歲及以上的法國人則喜歡法國電影。
(二)圖書館
2008年去圖書館的人略有下降。在過去一年裏,28%的法國人至少去過一次圖書館,而1997年為31%。
(三)劇院
2008年51%的法國人沒有到劇院看過一場戲劇,而1997年為53%。盡管變化不是很大,但這說明在傳統觀眾流失的同時,戲劇正在吸引新的觀眾。
(四)展覽會和文化遺產地
2008年法國人沒有參觀展覽會和文化遺產地的比例分別為58%和62%,與1997年的情況基本相似,但參觀展覽會和文化遺產地的15—24歲年輕人的人數明顯減少。
(張林初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