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德國出版2009是“K年”(1 / 2)

德國出版界在回顧2009年、描述2010年的時候,用9個“K”加以概括,即把以“K”字打頭的9個單詞作為關鍵詞,總結上一年的發展態勢,預測下一年的變化與發展趨勢。

(1)Krise(危機、恐慌)。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當然也波及德國。德國的失業率增加,人們的收入縮水,消費需求下降。經濟社會發展賴以生存的環境惡化,出版行業也受到了消極影響。從兩三年前開始,出版行業的走向一直呈上升趨勢,但在2009年,圖書銷售總額不但停滯,而且還有後退的跡象。

專家們經常說,“圖書在危機中可以逆勢而上”,“圖書對經濟不景氣的抵抗力很強”,2009年的德國出版物市場證明了這些說法的正確性。當其他零售業的銷售收入以兩位數的規模減少時,圖書零售業的銷售收入與2008年相比隻有少許減少。據初步統計,2009年德國出版銷售額向100億歐元的高峰衝擊未果,從2008年的96億歐元下降到95.04億歐元,約減少1%。然而,2010年情況如何就很難預料。自從金融海嘯席卷歐洲大陸,先是冰島經濟崩潰,後是希臘財政危機,接下來是葡萄牙。德國作為歐盟成員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德國出版人士指出,2010年圖書讀者和銷售收入將繼續減少,資金周轉困難的書店將增加。

(2)Konfliktzonen(紛爭領域)。無論是作者、出版社,還是書店,都希望通過互聯網在全球範圍內自由地傳遞和接收信息。但是,互聯網又成為出現紛爭最多的領域。

穀歌圖書搜索和解案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2009年在紐約舉行的聽證會上,盡管美國作者、出版社與穀歌公司之間達成和解,有了法律依據,但這並不意味著穀歌公司的做法在其他國家就是合法的。歐洲必須針對穀歌公司及其他不法數字化行為製定防範的對策,並對歐洲所有版權不明的著作提供法律保護。此外,德國國內的《著作權法》也應當及時修改。比如,德國新《通訊法》就有關網絡服務供應商的告知義務設立了條款,但新《通訊法》是否與憲法的精神一致,還有待2010年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做出裁定。假如新《通訊法》的條款不合法,那麼,怎樣收集侵權嫌疑人的鏈接數據,《著作權法》是否適用於侵權嫌疑人,這些都有待相關法律條例作出規定。再如,針對法蘭克福圖書館,地方法院做出了禁止其把數字圖書下載到專用閱讀終端(電子閱讀器)的裁決。法蘭克福圖書館為此已提出上訴,但至2010年上半年還沒有結果。德國各地的圖書館都仍在觀望當中。

(3)Kindle&;Co(肯特爾公司)。2009年登台亮相的電子圖書專用閱讀器中,當屬“Kindle閱讀器”名氣最大。以索尼閱讀器為首的諸多讀書專用終端,表麵看十分熱鬧,實際銷售並不理想。而更多使用便利、功能齊全的新生代閱讀器正在德國問世。德國本土2010年前後開發的TXTR閱讀器同樣引人關注,這款閱讀器小巧玲瓏、操作簡單,有利於電子圖書的普及。另外,蘋果公司在德國研發的芯片也將閃亮登場,可能將為今後的電子圖書市場帶來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