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大政府下的民眾心態
現在來讓我們研究第二個問題:當國家深入地介入到經濟活動中來,會有什麼影響及後果?
在過去的10年中,國家的經濟行為,無非局限在壟斷資源,以及對部分產業的壟斷專營而已,此外,為了保證國家經濟的穩定格局,國家還設立了政府采購政策,對關係到國計民生的貨物進行買賣,當價格過低的時候就大量買入來托市,當價格過高的時候則成批賣出以穩定物價。
然而當國家深入地介入經濟活動中時,政府成為最大的商人,對於民眾的心態卻有著料想不到的影響。
要知道,人類社會的發展,始終麵臨著一個永恒的問題,那就是比起人類的欲望來說,資源永遠是稀缺的,資源總有枯竭的時候,而人的欲望卻是無窮的,是永遠也無法滿足的,當國家將本已有限的資源再加以集中的時候,就意味著民眾所能掌握的資源更少,而一旦國家在政策方麵出現偏差,勢必導致民眾對資源性財富所帶來的好處無從享受,其對民眾的心理傷害是難以估量的。
於是,這種由國家下場,親自參與的商業博弈,在規律上勢必要出現先天的不公平。
除此之外,由國家出麵來替代民眾,成為經濟活動主體時,難以保證在實際的操作中,政策的推行者不會借此機會謀取私利,從而使財富流向另類的去處。
更嚴重的是,當國家在經濟活動中以強勢麵目出現時,社會對民眾的教育,也在一瞬間失去了道德依據。
自由經濟中的市場競爭是殘酷的,獲取利潤靠的是低成本下的高效率。
遵守市場規律的,獲利自然就高,違背市場規律的,獲利自然就低。於是原本為民眾保駕護航的守夜人,忽然間卻站到了民眾的對立麵上,這樣的變化是民眾絕難接受的。
正因為如此,當國家的在道德倫理上失去引導作用的時候,必然會帶來民風失控的局麵,無人不嚐試著用最嚴酷的手段,在人與人、企業與企業的競爭中占取利好,從而引發一個全民博弈時代的來臨。
6.3:全民博弈的來臨
比起其他人來,你現在更有可能在2020年獲得成功。
之所以會這樣說,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是,比起沒有讀過這本書,沒有參與過我們有關十大規律的人來說,你不但具有了超越常人的憂患意識,更對時代往何處去了然於心。
當你先於他人到達的時候,就意味著你將是當之無愧的成功者,當你領悟了這些規律的時候,就注定了你會在這場全民博弈中占得先機。
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規律對於我們的意義都非同尋常,由它所產生的思維方式和競爭策略,從本質上來講,都屬於對規律的巧妙運用,而恰恰是這樣的運用,才對我們未來10年的生活,有著莫大的幫助。
這種幫助可以是各個層麵的,大到對國家經濟的未來走勢先知先覺,小到讓我們在市場經濟中掘一桶金,守護自己的財富不遭稀釋與被掠奪的命運。
在未來的10年中,將會有更多的變化出現,而無論這些變化的花樣有多少,種類有多少,都很難逾越我們所總結的規律,說到底,經濟學是一門不確定的學問,然而這種不確定性,隻存在於對其不甚了然的人群中
我們已經在繁花似錦的大時代中走過一半,一開始我們被隔離於規律之外,隨著大勢漂流,而當我們了解到規律之後,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將它巧妙運用。
在過去的10年中,一個偉大的“中國夢”正在變為現實,從衝破舊規則、舊體製開始,到創立新世界,創立新規則為止,這其中的變化就是我們對規律的洞察,對控製權的掌握,當我們嚐試著用他人還不了解的概念與技術進入市場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對新市場的創造。
手握規律,我們可能在一夜之間超越平凡而成功,也可能因為狂熱與誘惑而一敗塗地,然而無論怎樣,我們注定會越來越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