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窗事發(上)(2 / 2)

既沒有聽到任何風聲,又沒有發現消息靈通的大宋糧商們做出與異乎尋常的舉動,即便有再多的不願意,辛棄疾也必須承認淩文佑所給出的才是最為合理的解釋。而一想精心籌備的計劃還沒取得任何效果就已經失敗,辛大俠的失落感一點也不亞於那個最先提出這個缺德主張的小混蛋,忍不住長歎了一口氣道:“那我們是不是該立即派人回臨安,將這個消息告知於慶王殿下?”

“這應該不用了吧?”並非是要打算隱瞞什麼,而是在辛棄疾回來之前魚寒就已經與朱熹等人就這個問題進行過一番討論。最後他們也一致認定,嵇六口中所稱的那位恩公有很大可能是正在北地負責聯絡義軍發放劣錢的慶王幕僚,既然警告都已經傳遞到了他們這裏,臨安那邊應該是早就得到了消息。

“倒是某多慮了,但願殿下……”想了想也覺得這種可能性非常大,考慮到這次任務失敗後受到影響最大的還應該是在負責具體實施的慶王,位卑職淺在這件事上再也幫不了什麼忙的辛棄疾也隻能是發出一聲長歎。

“幼安先生之慮,怕是並非多餘!”屋內的眾多男性都在為了計劃的落空而長籲短歎,唯有那個剛才未發一言隻是在旁邊靜靜聆聽眾人分析的上官倩妤卻在這時發出了不同的聲音。“若小女子所料不差,慶王此時應該還被蒙在鼓裏。”

“哦?淑玹為何有此見解?”雖說並不願意承認女性因為心思細膩而對於某些細節問題把握得更加精準,但朱熹本就對這個冷靜睿智的編外女弟子特別欣賞,此時倒也是第一表示出了非常濃厚的興趣,願意聽上官倩妤做出更進一步的解釋。

“怎麼?事到如今,你還在抱有那種幻想嗎?”然而,讓朱熹失望的是,上官倩妤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把目光轉向了魚寒。

“哎……”仿佛看見心中的最後那道防線正在開始出現裂痕,事實也正如上官倩妤所猜測的那樣,心裏其實比李鳳娘還要狹小陰暗的魚寒其實早就有了另一個更加可怕的結論,隻是他實在不願去麵對更不願說出來而已。“娘子又何必要對俺苦苦相逼?讓俺多逍遙些日子,多做幾次美夢不好嗎?”

“夢終會有醒的那一天,你這樣一直逃避下去有用嗎?難道就因為你的一廂情願,該發生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此時的上官倩妤並非是在趁火打擊逼魚寒做出什麼決定,她這麼做僅僅是想讓自己的混蛋夫君趕緊認清現實做好一切該做的準備。

“淑玹,你們這是在打什麼啞謎?”小兩口之間的對話顯得是那麼的莫名其妙,本就有些煩惱的朱熹和辛棄疾此時更不可能還有閑工夫去進行猜測。

“我想弟妹指的應該是這封信本身吧?”魚寒遲遲不願麵對現實做出回答,上官倩妤也隻是在旁邊耐心的等待,最終還是不忍讓自己師尊著急的淩文佑站出來打破了這種尷尬的局麵。“賢弟你說為兄的話對嗎?”

“信?”越聽越是糊塗,把桌上的信箋和正隆通寶又仔細攥在手裏看了又看,甚至都把那個劣質的信封給拆開做了詳細的檢查,卻還是沒能發現什麼值得懷疑的地方。朱熹在與辛棄疾對望一眼後,這才不得不有些懊惱地拐著彎承認自己在這方麵確實不如那個混蛋。“孽障,此信有何詭異之處,還不快快道來?”

“信是沒有什麼詭異,但二位先生不覺得有人會指名道姓把此信交給俺,這事本就不合常理麼?”該麵對的始終還是需要去麵對,危機已經出現再繼續逃避下去隻能是越來越被動。深知自家娘子的良苦用心,魚寒卻隻是無奈地搖頭苦笑著依舊沒有給出正麵的回答。因為他很清楚,有的時候就把話說得太過直接反倒讓人難以接受,與其那樣還不如讓麵前這兩位當朝名士自己去領悟。

“汝為喻口縣令,且又是此事的參與者,若有警示送給你豈不是……”猛然間意識到了什麼,朱熹的話卻是越說越小,臉上也漸漸露出了一絲迷茫。

“莫非……或許……難道……”連猜測都無法繼續進行下去,隻因為辛棄疾也發現剛才所做的一切推論都是建立在忽略掉一個細節的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