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3 / 3)

所有之大也。火在天上。無物不照。故聖人有大作為。非凡可比也。特為凡夫。興大慈心。作大利益。遂設戒定慧三學。

戒定慧

防非止惡曰戒。止息諸緣曰定。破惑證真曰慧。此三者入道之門。泥洹之要。凡為僧者。於此宜盡心焉。

萬菴曰。草堂弟子。惟山堂有古人之風。住黃龍日。知事公幹必具威儀。詣方丈受曲折。然後備茶湯禮。始終不易。有智恩上座。為母修冥福。透下金二錢。兩日不尋。聖僧才侍者。因掃地而得之。掛拾遺牌。一眾方知。葢主法者清淨。所以上行下效也(清泉集)。

曲折

聽分付發放也。

拾遺牌

古者叢林。凡興佛事。必須掛牌。曉諭大眾。今掛拾遺者。類餘也。

萬菴節儉。以小參普說當供。衲子間有竊議者。萬菴聞之曰。朝饗膏粱。暮厭麤糲。人之常情。汝等既念生死事大。而相求於寂寞之濱。當思道業未辦。去聖時遙。詎可朝夕事貪饕耶(真牧集)。

小參

禪門話。早旦陞堂曰早參。日晡時念誦曰晚參。隨時說法曰小參。普參者。凡聖皆集。緇素鹹臻。主法者以等心應物。垂示萬機。令法久住矣。或小參乃家訓也。訓誨學者之規範也。

米不精也。

萬菴天性仁厚。處躬廉約。尋常出示語句。辭簡而義精。博學強記。窮詰道理。不為苟止而妄隨。與人評論古今。若身履其間。聽者曉然如目覩。衲子甞曰。終歲參學。不若一日聽師談論為得也(記聞)。

萬菴謂辯首座曰。圓悟師翁有言。今時禪和子少節義。勿廉恥。士大夫多薄之。爾異時儻不免做。遮般蟲豸。常常在繩墨上行。勿趨勢利。佞人顏色。生死禍患一切任之。即是不出魔界。而入佛界也(法語)。

辯首座

都府昭覺寺辯禪師。嗣大溈法泰禪師。

或然之辭。

蟲豸

有足曰蟲。無足曰豸。

繩墨

規矩也。木隨繩墨而正直。心隨教化而離邪。凡行道德。興教化。不可須臾忘也。

辯首座出世住廬山棲賢。常攜一筇。穿雙屨。過九江。東林混融老見之嗬曰。師者人之模範也。舉止如此。得不自輕。主禮甚滅裂。辯笑曰。人生以適意為樂。吾何咎焉。援毫書偈而去。偈曰。勿謂棲賢窮。身窮道不窮。草鞋獰似虎。拄杖活如龍。渴飲曹溪水。饑吞栗棘蓬。銅頭鐵額漢。盡在我山中。混融覽之有媿(月窟集)。

竹杖也。

音巨。草屨也。

稱也。

惡也。

栗棘蓬

楊岐示眾雲。透得金剛圈。吞得栗棘蓬。便與三世諸佛把手共行。歷代祖師。共一鼻孔。其或未然。參須實參。悟須實悟者也。

辯公謂混融曰。像龍不足致雨。畵餅安可充饑。衲子內無實德。外恃華巧。猶如敗漏之船。盛塗丹雘。使偶人駕之。安於陸地。則信然可觀矣。一旦涉江湖。犯風濤。得不危乎(月窟集)。

辯公曰。所謂長老者。代佛揚化。要在潔己臨眾。行事當盡其誠。豈可擇利害自分其心。在我為之。固當如是。若其成與不成。雖先聖不能必。吾何苟乎(月窟集)。

辯公曰。佛智住西禪。衲子務要整齊。惟水菴賦性衝澹。奉身至薄。昂昂然在稠人中。曾不屑慮。佛智因見之嗬曰。奈何藞苴如此。水菴對曰。某非不好受用。直以貧無可為之具。若使有錢。亦欲做一兩件皮毛。同入社火。既貧固無如之何。佛智笑之。意其不可強。遂休去(月窟集)。

佛智

慶元府。育王寺佛智端裕禪師。吳越王之裔也。嗣圓悟勤禪師。

水菴

臨安府。淨慈水菴端一禪師。婺州馬氏子。嗣佛智裕禪師。南嶽下十六世。

衝澹

上。和也。下。恬靜也。

孤高自如之貌。

輕苟也。又顧也。

藞苴

上。郎假切。下。音鮓。中州人。謂蜀人不遵軌轍。曰藞苴。又苴不熟之貌也。

社火

俗呼會伴也。

音切

沿餘穿切 廡無禹切 煨烏回切 燼詳進切 潸所班切 惓巨卷切 浹子恊切 倨九魚切 慘倉感切 怛丁割切 詬胡遘切 懥陟利切 憤扶粉切 悱孚匪切 [鸚-女+隹]其愚切 頷戶感切 繭古典切 慽且的切 尠息淺切 抝烏狡切 倔巨勿切 撙祖本切 汾扶雲切 鴆除禁切 糲力葛切 藞藥音 苴七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