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提高物理閱讀能力的方法(1 / 2)

第一章1.提高物理閱讀能力的方法

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理論指導

學生這樣學習最有效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1.提高物理閱讀能力的方法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為了減輕學生的壓力,考試的方式也更加靈活多樣,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空間。伴隨著考試題目的創新。對學生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如何快速讀懂題目,領會題目的內涵,這就要求教師平時要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

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關鍵一環。根據課文中的具體物理現象、物理故事、物理規律的描述等閱讀內容,聯係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中去感悟、去思考,達到閱讀理解的目的。同時,也可以使學生盡快形成並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適量預習題,帶著問題閱讀

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限,放手讓他們在課前閱讀,在這種漫無目的的閱讀中,他們往往因為抓不住重點而一無所獲,時間久了,課前閱讀就會成為學生為了應付老師的無奈之舉,名存實亡。這樣的閱讀是在扼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阻礙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欲望。

因此,在新課教學前,根據教學內容,適量的預習。題目的答案可以通過閱讀課本獲取,也可以通過上網查詢。對於學生在閱讀中不明白的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去講解。這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也使學生聽課有一定的目的性。

精讀、粗讀多種方法共舉

對淺顯易懂或一般性的知識,如勻速直線運動、噪聲的控製、光的直線傳播及為拓展學生視野而設置的STS、科學世界等內容,可以粗讀,了解基本內容或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聯。對學生中遇到的重要的、難以理解的概念、規律、各種測量工具使用方法、實驗探究過程的設計等要咬文嚼字,仔細推敲。

如定義功時把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閱讀時要咬住關鍵詞力的方向上,還要仔細推敲功的含義是什麼?又如天平的使用方法中在左盤放好準備稱量的物體,向右盤中嚐試著加砝碼時,應該先加質量大的還是先加質量小的?當然這裏左盤放物體,右盤加砝碼是關鍵詞,還要仔細推敲出先加質量大的後加質量小的,不這樣做又會出現什麼情況。

再如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若把或換成和,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或表示隻在運動和靜止兩種狀態中存在一種狀態,而和表示兩種狀態並存,這是不可能的。

帶著問題閱讀,閱讀中提出問題

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對所學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並不能全盤接受,回到家中,在做作業之前帶著問題讀書,能讓學生的閱讀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就會有一種成功的喜悅,也能提高閱讀的興趣。

物理教材每章開頭都有兩三個問題,許多章節設置了想想議議,每節都有大量的導向性問題,如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什麼是立體聲?、為什麼通過光纜可以觀看有線電視?有人說融雪的天氣比下雪時還冷,這種說法有道理嗎?學生見了這些扣人心弦、關鍵而奇妙的問題,會信心百倍地閱讀課本,從中尋找出問題的答案。

閱讀隻是給我們提供一些知識素材,是思考把所讀的內容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思考過後必然會提出大量的新問題,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中不僅要充分利用課本中已有的問題,而且要善於抓住時機啟發提出這樣或那樣的新問題,並從閱讀課本中找出答案,從而獵取和升華知識。

例如: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也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適時提出:這裏運動狀態指什麼?狀態發生改變有哪幾種情況?通過這樣的提問,學生閱讀課本經過思考找出答案,變成自己的東西。

新編物理教材特點之一就是大量插圖的增加,其中大多又采用適合青少年心理特點的卡通漫畫手法繪製,形式多樣,在教材結構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在閱讀中,引導學生注意插圖與文段的聯係,以閱讀文段來詮釋插圖,以閱讀插圖來豐富文章的內涵,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