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字
召開全縣個體戶表彰大會,分管此項工作的關縣長主持大會,由他宣讀縣政府關於表彰先進個體戶決定。當宣布先進個人上台領獎時,他將單位與人名念錯了,隻聽到:“王莽(奔)屯的卡(卞)德友。”
與會者相互望望,本鄉有個王奔屯,沒有王莽屯,王奔屯有個養兔專業戶叫卞德友。
縣長見沒人上台領獎,就又念起來:“卡德友,老卡,就是養兔那個老卡!請上台來。”
秘書急忙上前俯在縣長耳旁告訴準確的讀音,關縣長覺得有些丟麵子,氣朝秘書身上撒,責備道:“你在縣政府毛(麾)下這些年,怎麼辣(棘)手的稿子老是出自你手呢?”
還報
助理員小王因為一些生活瑣事,與妻子吵翻了,吵到後來,小王動手打了妻子。
妻子感到十分委屈,便跑到娘家找做生意的父親訴苦。哪知不僅沒得到安慰,反而被父親又揍了一頓,父親邊打還邊罵:“回到你丈夫那裏去!告訴那個兔崽子,他打了我的女兒,我就打他的老婆,他別想占便宜!”
是有些賊形
古代有一商人,不識字,但又要冒充為有學問的人。有一天,他將船停在江心寺,和朋友一起遊寺。看到寺壁上寫著“江心賦”三字,連忙走出寺來對船老大說:“這裏有‘江心賊’,我們趕快走吧!”說著,就向船艙奔去,他的朋友連忙拉住他說:“不要慌,這是‘賦’,不是‘賊’。”那商人搖搖頭說:“這個‘富’字,是有些‘賊’形。”說罷,連聲呼喚船老大開船。
閉糞門
大年初一,3個女婿去給開洋行的嶽父拜年。
嶽父家存萬貫,對身為舉人的大女婿,做知縣的二女婿滿恭滿敬,唯獨對做小生意的三女婿總感到門不當戶不對,今天要有意難為他一番。
酒菜上了桌,他捋了捋胡須,說:“你們有騎馬的,有坐轎的,有騎驢的,就以誰走得快為題,對詩飲酒。”
舉人大女婿開口道:“碗裏扔根針,打馬上西屯,來回跑十趟,碗裏針沒沉。”
做知縣的二女婿接著道:“火裏扔根毛,坐轎上南壕,來回跑十趟,火裏毛沒著。”
嶽父連聲稱道:“好!好!喝酒喝酒!”高興中恰好放了一個屁。
於是三女婿見景生情,立即說道:“丈人放個屁,騎驢上南地,來回跑十趟,糞門還沒閉。”
白字縣官
從前有個縣官,平時不愛學習,在辦案中常常把字寫錯,鬧出不少笑話。
有一次,一名犯人帶來過堂,縣官把案卷一看,高聲叫道:“再往(後)!犯人往後退了一步,縣官又叫再往(後)!犯人又退了一步,縣官厲聲叫道:再往(後)!犯人戰戰兢兢地說:“老爺,再往後就要出大堂了!”縣官說:“我在叫你的名字,哪個喊你往後!”犯人說:“我叫冉佳俊,不叫再往(後),縣官聽後又把犯人看了看,最後說道:“看你滿臉疙瘩,還什麼俊不俊的!”
頓時大堂上一陣哄笑聲。
別字知縣
從前,有個用錢買來的知縣,是個別字先生。一次,知縣受理一樁案件,原告叫鬱卞丟,被告叫金止未,證人叫幹斧。大堂之上,知縣很威風地一拍驚堂木,高聲喚被告:“全上來!”於是,原告、被告、證人一起上堂。知縣急了,又高喊原告:“都下去!”大家又急忙退堂。知縣此時火冒三丈,大叫證人道:“幹爹!”
永不及第
從前有一個商人,平時很愛讀書,說起話來也文謅謅的,一天他帶著一隨從出門賣貨,路上突然被風吹落了帽子,書童忙喊:“帽子落地了。”商人斥道:“不能說落地,隻能說及地(第)。”書童遵囑,將行李牢牢拴好。商人問:“收拾好了嗎?”書童說:“你放心,如今就是走到天上去,也不會及地(第)了。”
前天燒了
改革開放初期,一人談了一筆生意。此間正好,其老家父親病危。返回之前,他將生意交給不夠聰明的妻子。為了防備節外生枝,他將做生意的具體辦法一一寫在紙上,讓妻子照著辦就行了。並囑咐說:“客商3天後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