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學校的師生管理
校長全麵管理和工作規範技巧校長學校崗位與師生的管理第一節學校教師管理
1.教師績效評價的原則
學校在對教師的工作業績進行評價時,一般應該遵循下列原則。
公開原則
(1)公開原則如下所述:
①公開評價目標、標準和方法,學校在績效評價之初就要把這些信息公開,讓每一位評價對象知曉;
②公開評價的過程,在績效評價的每一環節上都應讓教師參與和監督,防止暗箱操作;
③公開評價結果,在績效評價結束之後,把評價的結果通報給每一位被評者,使其了解自己和其他人的業績信息。
(2)公開原則的好處在於:
①消除了被評價者對績效評價工作的疑慮,提高了績效評價可信度;
②有利於被評價者看清問題和差距,找到努力的目標和方向,激發其進一步改進工作、提高素質;
③增強教師的公平感,提高教師的認同度。
客觀、公正原則
要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指標評價體係。多采用可以量化的客觀尺度,盡量減少個人(1)相對公平,以同樣的、較為客觀的評價標準來衡量每個被評價對象,這樣就較為真實地反映其工作情況;
(2)減少矛盾,維護學校內部團結。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位教師,會使人人心服口服,從而認真改進工作,而不是相互內江。
全方位評價的原則
要做到科學評價教師績效是十分困難的,一方麵不同的教師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往往有不同的表現;另一方麵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非常特殊,很難做出量化評價。為此,學校在進行績效評價時,應建立起多層次、全方位的評價體係。這一評價體係應包括上級考核、下級評議、學生評價、教師自評、教師互評和家長評定等幾個方麵。
經常化、製度化的原則
由於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連續性,教師的工作也具有長效性,因此,學校績效評價工作也必須作為一項長期性、製度性的工作來抓,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績效評價的各項功能。此外,經常性、製度性的評價工作有利於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有利於激發教師改進工作、提高質量的強烈願望,促使教師不斷學習、改進工作方法,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