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歪著小腦袋想,想了一會兒,有人站起來回答說:“是石榴,它到5月才開花呢。”有人說:“不對,是山上的野雞翎,它到初秋時才開花。”很快就又有人反駁說:“不對,是野菊花,霜濃時它才開呢。”
老校長聽了,都否定地搖了搖頭說:“不對,應該是山裏紅,它的花下雪時才開呢。”我們想了又想,覺得老校長說得很正確,確實是山裏紅。
那是一種很笨很笨的植物,春天時,當滿山遍野的樹木和藤蔓早已綠意盎然時,山裏紅還像一個沒睡醒的孩子,它那矮矮的亂蓬蓬的枝丫上連一個芽苞都沒有,就像一堆亂七八糟的枯枝,仿佛永遠都不會醒來似的。
一直等到暮夏時,它才懶洋洋地吐出了一簇簇細細的碎碎的並且稀稀疏疏的嫩葉。別的花早謝了,甚至果實都已經成熟時,山裏紅的枝條上才能萌出一串串米粒似的淡淡花芽。當初雪飛舞時,它那淺淺的、米粒大小的一朵朵黃花才和雪花一起開放。它姍姍來遲,以至於許多人都以為它不會開花呢。
老校長輕輕笑了笑說:“山裏紅的芽吐得那麼晚,花開得那麼遲,你們說它能結出果實嗎?”我們馬上七嘴八舌地回答說:“山裏紅怎麼會沒有果實呢?它的果粒豆般大小,紅紅的,密密的,像一把一把的紅瑪瑙,晶瑩剔透,漂亮極了。”
我們說:“那是咱山裏唯一一種冬天也不落果的植物呢,它那一串串紅紅的果實直到第二年春天才會落。你們不知道嗎,山裏紅很受那些城裏人的歡迎和偏愛呢,一些城裏人來咱們山裏選盆景,選的都是山裏紅,他們說山裏紅的果實紅紅的,過春節時都沒落,擺在家裏好看極了。”
老校長頷首笑了,他緩緩站起來,大聲說:“孩子們,山裏紅春天沒開花,夏天沒開花,秋天沒開花,冬天不是開花的季節呀,而且風那麼冷、雪那麼大,可它卻開了,在寒風裏開了,在冷雪中開了,那是因為它始終有一顆開花的心啊!”
老校長頓了頓又說:“不管寒風是如何的冷,不管雪是多麼的大,隻要有一顆開花的心,隻要它開花,那麼,大地就一定會賦予它果實的!”
回味著老校長的話,我們全都沉默了。是呀,隻要有一顆開花的心,那麼,不論多久、多難,大地一定會賜予它自己的果實的,大自然從不會辜負任何一種抱定自己一定要開花的植物的。
第二天,所有的同學都回到了自己的教室裏,一個也不少。現在,我們的許多人都坐在了遠離故鄉深山的城市裏,我們有了自己的天地和別人讚賞的掌聲,但我們始終記著老校長的話,記著那和雪花一起綻放的山裏紅。
我們始終知道,不論你的位置有多低,也無論自己現在是如何卑微,但隻要我們有夢想,有一顆堅定要成功的心,那麼,我們就一定會擁有自己人生的果實。
成功什麼時候都不會辜負一顆決心開花的心靈,不管寒風是如何地冷,不管雪是多麼得大,隻要有一顆開花的心,隻要它開花,大地就一定會賦予它自己的果實!
每個人都有兩扇窗
●感動
他是一名警察,一個不一般的警察,因為他有著過人的聽力。
他憑借竊聽器裏傳來的嘈雜的汽車引擎聲,就能判斷犯罪嫌疑人駕駛的是一輛標致、本田還是奔馳;當嫌疑人打電話時,他能根據不同號碼的按鍵聲音差異,分辨出嫌疑人撥打的電話號碼;在監聽嫌疑人打電話時,他通過房屋牆壁的回聲,就可以推斷出嫌疑人此時是身處機場大廳,還是藏身於喧鬧的餐館,或是在呼嘯的列車上。
由於聽力超群,他可以辨別不同語言發音的細微差異,這使得他成為一個優秀的語言學家和訓練有素的翻譯。他會說7國語言,包括俄語和阿拉伯語。他還自學了塞爾維亞語和克羅地亞語。可以說,他的腦子就像圖書館一樣彙集了各種口音,正是這種語言能力使他成為警局中對抗恐怖主義和有組織犯罪的珍貴人才。
雖然他從警時間不長,但他憑借過人的聽力這一優勢,竊聽到了大量寶貴的線索。很多疑難的大案、要案,都在他的耳邊迎刃而解。他屢立奇功,獲得過各種獎勵和榮譽,被稱為警隊裏的“超級英雄”。
沒見過他的人,都會羨慕他那神奇的聽力和他得到的那些榮譽。但誰也不會想到,這位超級英雄手裏握著的不是手槍,而是一根盲人手杖;他身邊通常沒有警車,而是跟著一隻導盲犬。他叫夏查·範洛,是比利時警察局的一名盲人警察。
因為雙目失明,範洛從小就不得不努力傾聽周圍的一切聲響,來辨別自己到底身處何方,以便躲避身邊的危險。因為看不見,從小到大,他在過馬路時經常會撞到別人身上,或被一些車撞倒,這令他總是傷痕累累。他恨上帝的不公平,他變得自閉,自暴自棄。直到17歲那年,他因判斷失誤,撞在了一輛響著鈴的自行車上。
騎自行車的是個同他年齡相仿的女孩,她生氣地衝戴著墨鏡的他大聲質問:“你為什麼要故意撞倒我,看不見嗎?”他當時身上被撞得也很痛,就激憤地說:“是,我是個瞎子,怎麼樣?”
“鈴按得那麼響,不會用耳朵聽嗎?”女孩丟下這句話,扶起自行車憤怒地離開了。他愣在那裏,回味著那句話,才突然想到了自己的耳朵。
從此,範洛開始鍛煉自己的聽力。他在各種場合,用各種聲音來訓練自己的聽力。他不知吃過多少苦,流過多少汗,受過多少傷,但他一直沒有放棄。經過十幾年的艱苦練習,他終於練就了天下無雙的敏銳聽力,直到自己進入警隊,成為比利時警界“失明的福爾摩斯”。
範洛從不忌諱別人說自己是個盲人,他常說:“如果我能看到光明,那我現在可能還是一個平庸的人。正因為我看不見,我才會專心努力地去聽,結果我聽到了別人無法聽到的聲音。”
一個人生命中的得與失,總是守恒的,我們在一個地方失去了,就一定會在另一個地方找回來。因為上帝送給每個人的都是兩扇窗子,當他關閉了其中一扇時,就必然會為你打開另外一扇。
明天的希望
●佚名
我匆忙地走到院子裏,去抖動一小塊地毯,心裏想著其他的家務。突然間,我發現番紅花已經鑽出冰冷的黑土地露出了嫩芽,洋水仙也含苞待放了。我在門廊坐了下來,為的是更好地欣賞這些漂亮的花。溫暖的陽光照耀在身上,但空氣中仍有些涼意,我能夠感受到,這新鮮清爽的氣息同清晨的陽光,給我的身心都帶來充沛的能量。
這幾個月來,我的心一直都在快樂地歌唱。是的,因為我覺得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那麼美好。我觀察到,到處都是一片萬象更新的跡象。我的視線望得越遠,這種感覺就越強烈。在漫長的冬季過後,被雨雪覆蓋的小植物們,開始焦急地穿透溫暖的大地,再次點亮了它們的新生命。隻要是留心觀察的人,都會發現它們的存在。
我想起了以前的忙碌時光,沒有時間坐下來好好欣賞身邊的美景,坐在車裏透過車窗看看它們我就心滿意足了,但一紙診斷書把一切都改變了。那是在我和丈夫的第13個結婚紀念日當天,我們坐在醫生的辦公室,聽他宣布對我病情的診斷結果。當我聽到“乳腺癌”這個結論時,有如晴天霹靂般,腦中一片空白。
醫生提出,每周有5天我需要在醫院接受治療,然後可以回家過周末。30天的治療過去了,但我卻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虛弱。醫生告訴我,那是因為我又患了肺炎的緣故,而且是很嚴重的肺炎病例。在極度的疲倦、嚴重的咳嗽、戰栗和高燒中,我苦苦與病魔搏鬥著。幾乎每時每刻我都處於痛苦之中,這一切究竟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啊?
幸運的是,園藝和花卉重新激起了我對生活的熱情。
在一個美麗的春日早晨,我決定到草坪上走一走、看一看。當我在第一個花壇邊停下時,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到處都露出了綠芽,每一個綠芽都在努力地向上吸取著陽光的溫暖。
就像休眠的植物一樣,我也度過了漫長的、艱難的冬季,迎來溫暖的春天。
每天,我都向窗外觀看是否有新的生命在積雪融化時鑽出地麵。我告訴自己:“它們從不會放棄希望,我也不會。”
這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從前,挫折從不是我生命中的組成部分,現在也不會是,不是嗎?即使身體不再健康,但在我的內心深處始終屹立著一座需要去攀登的山峰,我現在能夠理解和正確對待命運的不公了。
有誌向的人必須堅強和果斷,因為重任在肩,征途遙遠。
駕馭失敗
●張峰
一位成功者說過:“百分之九十的失敗者其實不是被打敗,而是自己放棄了成功的希望。”是的,人與人的差別其實隻是一點點,這一點點差別就是對待失敗的態度的不同:在失敗麵前究竟是積極進取還是消極退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成功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始終能以積極的態度駕馭失敗。
1924年,美國家具商尼科爾斯的家失火,家具全部燒光,隻留下一些燒焦的鬆木。突然,燒焦了的鬆木獨特的形狀和漂亮木紋吸引了尼科爾斯的目光。他用玻璃片刮去燒焦鬆木上的塵灰,用砂紙將其打磨光滑,再塗上清漆,居然產生了一種溫暖的光澤,而紅鬆特有的非常美麗的紋理也清晰地呈現在眼前,尼科爾斯由此發明了仿木紋家具,暢銷一時。他的一套仿木紋家具還被收入紐約美術館,成了傳諸後世的藝術品。
尼科爾斯的成功看似偶然實則必然。挫折麵前,他能以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去支配和控製自己的心態,這樣,他才能於燒焦的鬆木上有所發現,最終獲取成功。若換上一個悲觀消沉者,一個容易被失敗壓垮的人,他的眼裏滿是不幸的陰霾,哪裏還能看到機遇的影子?又怎能得到成功的垂青?其結局也就必然與尼科爾斯相左了。
能以積極的心態駕馭失敗的人,是不會輕易言敗的,他們時刻在尋找著走出困境的新途。苦心人,天不負,他們最終總是能從挫折中發現機會,從失敗中看到成功的曙光。
水到絕境是飛瀑
●瀾濤
瀑布的壯觀是在沒有退路的時候形成的,繁星的璀璨是在黑夜到來後彌漫的。
曾有一位作家,在股票交易中損失慘重,一下跌進貧窮的深淵。從錦衣玉食到潦倒寒酸,而他並沒有泄氣,他開始節衣縮食,勤奮寫作,期望能依靠賺取的稿費償還債務。他的朋友們為了幫助他渡過難關,組織募捐,許多人紛紛解囊,一些大公司、大財團更是不惜出巨資想雇傭他終身寫廣告詞……但他一一拒絕了這些難得的機會,把自己關在書房裏,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緊咬著一個信念,隨著他一本接一本轟動一時的新書問世,他很快就償還了所有債務,建設起了自己的新生活。
這位作家的名字,享譽世界:馬克·吐溫。
我曾采訪過這樣的一個人,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奪走了他的父母,百萬家財也隨著災難化煙而散,昔日帶來家喧鬧的親朋們都遠遠地避開了,他這個平日裏依靠父母養尊處優的公子哥似乎隻有潦倒落魄。然而,5年後,他的名字叱吒當地商界,資產超過千萬。我采訪他的時候,他凝重異常地說過一句話:從同一扇窗口向外看,有的人隻能看到滿地泥濘,有的人卻能看到繁星璀璨。
從山巔到崖底是什麼?從繁花到冷雪是什麼?從平川到絕壁是什麼?變幻人生將一些絕境橫亙麵前,也將品性推上驗證的崖頭。從古至今,由外到中,一個個傳奇故事向我們揭示著一種情境:在沉浮榮辱的大關口,堅韌的人性之美最能折射出希望的所在。
絕境可以令人粉身碎骨,但絕境也可以令人浴火重生。
生存沒有絕境
●王貞虎
15年前,他隻是曼徹斯特一所小學校的看門人。清晨開窗,晚上鎖門,放學後拖地、抹黑板、整理桌椅,還要給火爐添煤等,報酬是一星期5英鎊。
但是有一天,校長還是解雇了他。原因很簡單,學校每個職員早晨到校時必須寫上到校時間並簽名,下午離校時寫上離校時間並簽名,而他,既不能讀,也不能寫。學校不能雇用一個沒文化的看門人。
離開學校後,他感到非常難過。自己一無所長,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找到一份什麼樣的工作。百無聊賴中,他走到一個朋友的香腸店,打算買上半磅香腸做茶點,就著一杯白蘭地,那樣或許能減少些悲傷。就在香腸店前,他忽然想起賣香腸的衛瓊斯太太已經死了,店已經關門,附近再沒有別的香腸店。“整個曼徹斯特南部地區都沒有幾個好的香腸店,”他的心中忽然產生了一個念頭,“為什麼我不可以接了衛瓊斯太太的店賣香腸呢?”
就這樣,一個星期後,他的新香腸店開張了。不久,他又有了另一個想法:出售現成的香腸!這樣,香腸做熟後可以保證在餐點左右都是熱的。那時正是寒冷、多霧的11月,他將店門敞開,讓香味四處飄溢。很快地,香腸開始供不應求。而他製作的小根香腸(他是第一個想出”小根”主意的英國人)和小塊麵包,是銷售最火的品種。那個月裏,他雇了兩個夥計,但還是感到人手不夠。
接著,他又有了另一個主意,辦流動銷售點。他雇用了一個男孩,騎著單車四處替他推銷香腸,這比死守在店裏效果要好得多。不久,他就又增加了幾個人替他做香腸,同時還增加了幾個人做銷售。漸漸地,“霍布戴爾的香腸”有些名氣了,他開始做大買賣,開了兩三家鋪麵還是供不應求。於是,他著手製作香腸,而不是去進貨再加工。
夏季是生意淡季。酷熱的夏天,沒有人需要熱香腸——也沒有人需要熱的食物。他又有了另一個主意:既然天熱沒有人願意做飯,為什麼不做冷食供應顧客呢?於是,小夥計們又騎車銷售冷香腸。沒想到夏天的生意竟比冬天還要好。
從那時起,他的生意日漸興隆。那些騎車的香腸推銷仔和“霍布戴爾香腸店”出現在了英國的大街小巷。英國的各家電影院都在放映《一種香腸的誕生》的影片,飛機也在天上做起了“霍布戴爾的香腸”廣告。英國沒有聽說過莎翁戲劇的人卻都聽說了霍布戴爾的香腸。目前,大約有1萬人在為他做香腸。他還在不斷擴大他的工廠,正在尋找能容納10萬頭豬的大場地。
他就是英國的香腸大王艾伯特·霍布戴爾。當他將20萬英鎊的存款存進銀行,銀行經理驚奇於他竟然不會寫自己的名字。於是問他:“您獲得生活的成功,是在沒有受過任何專門教育的情況下做成的,我想知道,如果您會讀和寫,您將幹什麼呢?”他回答:“或許還在那所小學校當看門人,一個星期收入5英鎊。”
生存沒有絕境,走出門去,外麵就是一片藍天。隻要做個細心的人,留心哪怕一個微小的商機,成功之門說不定就會向你敞開。
打開那扇窗
●薑欽峰
她出生才三個月的時候,醫生診斷她得了先天性白內障,就算做了手術,視力也達不到01,這等於宣告她一輩子都將生活在黑暗中!當地流傳著這樣的習俗:誰家生了眼睛看不見的孩子就是上輩子缺了德!這讓父母很丟臉,商量再三,決定遺棄她,幸好姥姥及時趕來把她抱走了。十個月大時,姥姥帶她去醫院做了眼睛手術,左眼視力恢複為002,隻有光感和微弱色感,右眼完全失明,她的世界幾乎隻有黑暗。
在姥姥的嚴格管教下,憑著過人的聽覺和觸覺,她學會了單獨出門,甚至拿東西也不必摸索。長大後,她進入盲校學習鋼琴調律,畢業後分配到一家鋼琴廠工作,隻可惜好景不長,因為一次意外她失業了。那一天,她乘公交車去上班,照例拿出盲人乘車證,因為從外表很難看出她是盲人,無論她怎麼解釋,售票員就是不相信她是盲人,發生爭執,結果她下車時被車門夾傷了胳膊。半年後,她的傷好了,工作也丟了。
得找份工作養活自己才行,那時北京有二十多家琴行,她就一家一家登門去應聘。無一例外,當她介紹自己是盲人時,別人先是驚訝得張大了嘴巴,隨即把頭搖得像撥浪鼓,“盲人還能調琴?沒聽說過。”試也不試就把她打發走了。
連吃了幾次閉門羹,她有些沮喪,誰叫自己是盲人呢,不被人們信任也不足為奇。那天走在大街上,她忽然靈機一動,反正別人看不出我是盲人,下次應聘時,幹脆冒充健全人。拿定主意,她又來到一家規模較大的琴行。果然,經理沒看出她有什麼異常,拿了一台琴給她調,調得很準。經理又找了一台破琴給她修,不一會兒工夫琴也修好了。經理大為折服,當即拍板:“沒想到你小小年紀又能調又能修,還非常熟練。你明天就來上班,月薪八百。”在1996年,這是很高的工資了,她心裏暗自洋洋得意,真沒想到略施小計就能馬到成功!
哪知道,經理卻準備讓她做售後服務,也就是琴行賣出鋼琴後,由她上門幫顧客調琴。偌大的北京市,四通八達,自己怎麼找啊?一定會穿幫。她猶豫了一陣,隻好如實相告:“其實我是盲人。”經理一聽,嚇了一大跳:“盲人?真沒看出來,聽說過盲人可以調律,但沒想到你能調得這樣好!”經理這句話讓她美滋滋的,心裏重新燃起一線希望,於是趁熱打鐵:“盲人鋼琴調律在歐美已經有一百多年曆史,我學的就是歐美先進技術,一定會讓用戶滿意,也能給琴行贏得好的信譽。”經理接著說:“你的技術我看到了,也能相信你會調得比別人好。但是你的工作隻能是上門為用戶服務,鋼琴賣到哪兒,你就要走到哪兒。沒人帶著你,你能找到用戶家嗎?再說,路上那麼多車,要是你在路上被車撞了,我還得負責啊。”經理的話雖然說得直白了點,倒也合情合理,無懈可擊,看來她隻有打道回府了。
可她還站著沒動,稍加思索便反問道:“北京市一年要發生許多交通事故,到底撞死了幾個盲人,您知道嗎?”
“不知道,沒聽說有人統計過。”經理真被她給問住了。
“我來告訴你吧,一個也沒撞死。”
“為什麼?”
“俗話說,淹死的全是會水的,這看不見的聽到汽車的聲音就會躲得遠遠的。汽車來了我就會盡量靠邊,要是能上牆頭,我肯定上牆了。”
短短幾句話有理有據,還不乏幽默風趣,把經理給逗樂了,“沒想到你還挺幽默,不過……”她聽到經理話鋒一轉,情知不妙,趕緊打斷:“這樣吧,您先給我一個月的時間,我去熟悉大街小巷,到時候您再決定要不要我。”話已至此,麵對一個盲人女子,哪怕是鐵石心腸的人也不忍斷然拒絕。經理被她的睿智和執著感動了,說:“你要能勝任,我非常樂意把這份工作給你!”
一個月之後,她果然熟悉了全市的交通和地理位置,順利得到了這份工作。畢竟是個盲人,她在克服了無數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之後,漸漸在琴行站穩了腳跟,這一幹就是好幾年。因為技藝精湛,她的名聲越來越大,那家琴行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就在老板準備重用她時,她卻冷靜地炒了老板的魷魚,開始做個體鋼琴調律師。如今,她是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調律學會注冊會員,現任北京陳燕新樂鋼琴調律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她就是著名的第一代女盲人鋼琴調律師陳燕。
一個弱女子,盲人,竟炒了老板的魷魚,成就了一番事業,憑的是一身膽識和智慧。回首往事,陳燕一臉燦爛地說道:“上帝給你關上一扇大門的時候,一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是的,隻要打開那扇窗,陽光依然會灑滿心房,照亮七彩人生!
越是貧困越要堅強,越是貧困越是不能放棄崇高的誌向。
像煙花那樣綻放
●薑欽峰
他是那種前途暗淡的龍套演員,雖然參加過許多影視劇的拍攝,但在字幕上從來看不到他的名字。他默默無聞,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微薄的收入僅能糊口,他的名字從來不被人記起。
因為名不見經傳,他在片場混跡多年,隻扮演過一種角色,沒有台詞,看不到表情,更沒有發揮的空間,可他熱愛演藝事業,從不怨天尤人,也不奢望什麼,隻是兢兢業業地演好每一個角色——“死屍”。
20世紀90年代初,周星馳已經大紅大紫,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在香港開機。那天在片場,刀光劍影中,正邪兩派高手打得難解難分,正在此時,橫空飛來一具“死屍”,重重地砸在地上,一動不動,那具“死屍”就是他扮演的。
這時,周星馳忽然童心大發,惡作劇起來,朝“死屍”踢了一腳,他躺在地上沒反應。周星馳加了把勁,又踩了他一腳,還是沒動靜。於是,周星馳又拿起手中的霸王槍(道具)對準他的大腿戳了兩槍,他依然紋絲不動。
不好,可能演員發生意外了!周星馳嚇得不輕,趕緊叫大家停下,然後親手把他扶起來。
這時他才睜開眼睛,因為臉上塗滿了泥巴,樣子極為滑稽。原來是虛驚一場,周星馳麵有慍色,質問他:“你剛才為何一聲不吭,把我嚇了一跳。”氣氛驟然緊張起來,有好心人立即上來提醒他:“快給星爺認個錯吧,不然的話,你的飯碗就砸了,今後連死屍也別想演了。”
他抹去臉上的泥巴,解釋道:“我演的是死屍,隻要導演沒喊停,就不能動啊。”周星馳愣住了,半晌才開口:“你叫什麼名字?以後就跟著我開工吧。”“田啟文。”他高聲回答。後來,這一幕被周星馳搬進了電影《喜劇之王》中。
一個跑龍套的能把“死屍”演繹得“活靈活現”,還有什麼角色演不好呢?田啟文的敬業精神感動了周星馳,同時也為自己敲開了成功的大門。
此後,在周星馳的每一部影片中都能看到他的出色表演,田啟文在香港演藝界聲名鵲起,不僅如此,還成了周星馳最親密的朋友和最得力的助手兼經紀人。
世界是個大舞台,上帝賜予每個人不同的角色,有主角、配角,當然還得有人跑龍套。既然出身無法決定,何不把握未來?或許我們暫時隻是個小角色,微乎其微,與其怨天尤人,一事無成,不如全力以赴,專心致誌把它演好。
有沒有台詞無所謂,看不到表情也沒關係,重要的是自己曾經努力過,再無遺憾。
人生就像煙花,當前的小角色就是那根小小的引信,毫不起眼,也不會自燃,唯有親手將其點燃,才會綻放出絢爛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