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淚一下就流了下來。他看不見我的眼淚,還笑著說,我還傻瓜一樣對著白紙抒情呢,就像一個人對著一個聾子說我愛你一樣,真是好玩。我擦了一把眼淚,說,是挺好玩。

他就是那樣,把什麼都看開了。他說過,人生最大的生與死都經曆了,剩下的都是些細枝末節,如果還不歡樂地活著,真的對不起自己掙來的命。我從不問他是否感到無聊這樣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很無聊。在他的小書房中,我每次去聽到的幾乎都是笑聲,他經常開玩笑地說,多虧我眼睛看不見了,否則我要迷倒多少美麗的少女呀。

有一天他說,眼睛失明了還不要緊,關鍵的是心不要失明,心要是失了明,一切就完了。這句話我始終記著。他還說,怎麼樣都是要過一天,不如快樂地過吧,想想自己,隻不過是眼睛失明了,比起那些從來沒有看到過顏色的人,我是多麼幸福啊,最起碼,那些美麗的色彩可以讓我充滿了懷念的味道。

心靈的美麗,比外表的美麗更加重要,心靈的美麗可以讓自己生活得更自在、更開心。

磨難帶不走笑容

●苦中作樂編譯

10年前,兩歲的英國小女孩漢娜·克拉克因為心髒患有重病,接受了心髒移植手術。10年後,她的心髒恢複了活力,身體卻又開始排斥移植的心髒,於是接受了心髒摘除手術。現在,12歲的漢娜身體健康,還打算參加運動會。

1996年,兩歲的漢娜患上了心股症,心髒是正常心髒的兩倍大,可能在一年之內衰竭。而在當時,用於治療心力衰竭的人造泵還非常不可靠。

為了挽救她的生命,英國著名心髒病專家馬格迪為她實施了心髒移植手術,將一位捐贈者提供的心髒移植到小漢娜的右胸腔內,和漢娜原來的心髒縫合在一起,由捐贈者的心髒承擔血液循環工作,而她原來的心髒則長期“休眠”。

在英國,接受過這種手術的總計有130人。漢娜的心髒仍留在原來位置,醫生們抱有一絲希望,希望它有朝一日能夠自我修複,從“休眠”狀態醒來。

手術之後,新心髒表現不錯,兩個心髒一直“合作愉快”。但從3年前,漢娜原來的心髒逐漸“蘇醒”,恢複功能。到了去年11月,心髒病專家在對漢娜進行例行檢查時發現,漢娜的身體開始排斥她原來的“救命恩人”——捐贈者的心髒。

今年2月,在馬格迪醫生的指導下,一組心髒病專家再次對漢娜進行手術,這一次是要摘除那顆被排斥的心髒,將漢娜的心髒血管重新接合到她原來的心髒上。

這種先移植後摘除的心髒手術,在英國絕對是首例,在全世界恐怕也是第一例。

漢娜說:“我住進醫院的時候,真的很緊張,但現在我很激動。手術完成了,我隻想快點回學校上學。那顆心髒被取走的時候,我還覺得有點空虛,但現在好多了。”

她的母親伊麗莎白說,一開始,醫生們不願摘除那顆心髒,因為他們以前從來沒有做過這種手術。幾周之後,醫生終於同意做這個手術。在克拉克父母的要求下,已經退休的馬格迪醫生也複出,擔任手術的技術指導。伊麗莎白說:“醫生們最初估計手術至少要8個小時,但不到4個小時就做完了。他們還說過,手術後漢娜得在重症監護室待上幾周,甚至幾個月。但她恢複很快,手術5天後就出院回家了。”

馬格迪醫生說:“10年前,我記得給這個病情很重的小女孩做過手術,那是我做過的最好的手術之一。現在的手術則證明,人體心髒肌肉可以從嚴重的損傷中恢複過來,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好消息。”

漢娜在1996年接受心髒移植手術後,曾先後得過腎衰竭、敗血症以及肺炎。在這些病治愈後,醫生又告知她父母,她患上了淋巴癌,患病的部分原因是:在接受心髒移植手術後,由於一直使用抗排異藥物,結果削弱了身體抵抗癌細胞的能力。

不過,在今年1月接受化療之後,漢娜的淋巴癌也治愈了。在接受“摘心”手術之後,她也無需再使用抗排異藥物。漢娜的醫生說,她現在不需要使用大量藥物了,她的健康前途一片光明。

40歲的伊麗莎白在談到女兒時說:“她這麼小,受過的苦比別的小孩都要多。她能夠完全恢複,絕對是一個奇跡。她受了那麼多磨難,卻總是麵帶微笑,我們都叫她‘陽光小女孩’。”

漢娜熱愛生活,她現在感覺非常好,已經在考慮參加今年的運動會了。她想參加遊泳、跳遠以及乒乓球比賽。伊麗莎白說:“她可能不是最優秀的運動員,但我們都以她為榮。”

身處逆境,隻有意誌堅強者才能趟過生命之河,奔向理想的目的地。

讓我們微笑麵對

●王磊

他這一生永遠不會忘記地震那天的慘狀!

那天,他像平時一樣和同學們坐在窗明幾淨的教室裏上課。突然,教學樓開始劇烈地搖晃了起來,教室四周的牆壁在劇烈的震顫中紛紛脫落。教學樓裏頓時響起了一片尖叫聲,被嚇壞了的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迅速向樓下跑去。

可就在這時,隨著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教學樓“轟”的一下倒塌了。正在向外跑的他和很多老師同學一起被壓在了廢墟中,立刻陷入了可怕的黑暗中。無邊的黑暗,嗆人的煙塵,撕裂般疼痛的傷口讓他感覺到極大的恐懼。

短暫的恐慌過後,他漸漸恢複了理智。他意識到越是在這種極其危險的環境裏,就越要保持平穩的心態,盡量想辦法求生才是當下最迫切的事。

可是,很快他就失望地發現,四周除了死一般的寂靜之外,還是寂靜。他不禁打了個冷戰。忽然,他腦海中閃過了以前和同學們在一起歡笑打鬧的場景。他發現,隻要自己想起以前快樂的事情,心裏就異常地平靜。於是,他就趴在廢墟裏想著以前的種種快樂。

就這樣,靠著這些讓人開心的回憶,他硬是在黑暗的廢墟中挺了過來。不知道過了多久,他忽然發覺自己頭上似乎有人在朝這個方向走來。於是,他連忙拚盡全力大喊起來。

救援人員驚喜地發現在這片廢墟下還有生還者,他們連忙展開救援。但是,他所處的位置極其複雜,幾個小時過去了,還是不能把他救出來。時間飛快地流逝,廢墟裏的他已經很久沒有聲音了。救援人員喊了半天,他還是一點聲音都沒有。就在所有人都懷著悲壯的心情繼續救援的時候,廢墟裏的他突然開口說話了,活著真好!他的聲音,讓救援人員驚喜萬分,更加拚命地挖了起來。人們終於將廢墟裏的他挖了出來。當大家小心翼翼地把他抬回地麵時,這個剛剛從死亡邊緣逃回來的男孩忽然露出了燦爛的微笑,並且向人們用力揮了揮手!

短暫的驚愕之後,在場的人都哭了出來,一個外國記者簡直不敢相信這個男孩竟然如此樂觀,情不自禁地輕捂著嘴,淚如雨下。

這個男孩就是綿竹市漢旺鎮東汽中學15歲學生曹健強。這個被埋在廢墟中整整76小時後被救出來的少年創造了一個驚人的奇跡!他微笑著揮手的照片很快就被各大媒體轉載,他用自己的樂觀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人的堅強!

心誌像鐵石一樣堅強,氣節像風雲一樣磅礴。

陽光心態

●蔣光宇

那天是個晴空萬裏的好天氣,美國的一架民航客機在藍天白雲之間平穩地飛行。突然,客機抖動不止,越來越難以操縱。機組人員明白,這是出現了機械故障。

機組人員千方百計想辦法,但一直沒有找到排除機械故障的方法。他們在繼續奮力排除故障的同時,不得不用廣播滲透出這個意外的壞消息:“各位乘客,飛機出現了一點小毛病,請相信我們,我們完全有把握修好。但是,為了防備萬一,請各位寫好留言,做好被迫跳傘的準備……”

乘客們聽後,幾乎都預感到情況不妙,十分驚恐。在空中小姐們的指導幫助下,乘客們抓緊時間做著麵臨空難的一切準備。

這時,有一位牧師發現,在那麼多驚慌失措的乘客中,有一個老太太穩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格外得安詳,牧師感到很震驚。心想:“她的境界真是太高了!命都快沒了,怎麼還能如此泰然,難道她是個聽不到廣播的聾子?”

盡管飛機的故障沒有徹底排除,但最終還是化險為夷,平安地迫降在途中的一個臨時機場。大難不死的乘客,個個如釋重負地走下飛機。有的乘客深有感觸地對采訪的記者說:“哇!我活了!我獲得了第二次生命!我要好好地過日子!我要……”

此時,那位牧師一轉身又看到了剛才的那個老太太,正神態自若地走下舷梯,臉上一點驚喜的表情都沒有。真是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牧師心想:“我嚇得半死的時候,她卻若無其事,我慶幸生還的時候,她卻不動聲色,這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啊?她真是太讓人難以理解了!”於是,他走過去說:“老太太,我想問一問,剛才我們所有的人都經曆了與死神擦肩而過的考驗,但我看見您卻始終如一的安詳鎮定。都說女人是最柔弱的,可您的表現實在讓我感到震驚。您能不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原因?”

老太太微笑著說:“這是什麼原因?那我就告訴你,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幾年前去世了,二女兒在得克薩斯州。今天,我是乘機看我的二女兒去。當時飛機上播了這條不幸的消息之後,我就想:如果飛機能平安到達,我就如願以償地看我的二女兒;如果萬一飛機失事,那我就改道去天國看我的大女兒。不管是什麼結果,總能看到一個女兒,我還有什麼可怕的呢?這個世界上,女人是最柔弱的,但母親卻是最堅強的。”

牧師聽後由衷地說:“老人家,您的心態就像燦爛的陽光一樣。一個人如果達到了您的境界,就不會有什麼事情想不開了。我一定把您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

從這位老人家的故事,不禁聯想到老布什的一句話。

1992年11月8日,老布什競選下屆總統失敗了。他花了那麼多的精力,那麼多的時間,那麼多的金錢,幾乎所有的一切都拚上去了,最後卻悲慘地失敗了。請看老布什從白宮裏走出來的畫麵:漫天大雪,周天寒徹,很是淒涼。他挽著自己的夫人,越走越遠。但此時此刻他卻給世人留下了一句意想不到的話,一句極其陽光的話:“家真是太妙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八九。決定我們幸福與不幸、快樂與痛苦的,主要的不是我們的處境,而是我們的心態。不管發生了多麼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我們都要保持陽光心態,勇敢地麵隊。與生活講和,既能接受事實享受事實,又能善待自己善待別人。

有一句話值得記住:積極的心態像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消極的心態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收藏陽光

●崔修建

我認識這樣一位文友:他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症,走路一瘸一拐的,一張有些誇張的豁嘴,這讓他小時候受了很多的奚落。他的家境也不大好,高中沒畢業便輟學了。他換過很多種工作,但幾乎都屬於髒、累、苦的那種,他的婚姻之旅也是一波三折。不過,盡管如此,他卻整天樂嗬嗬地忙碌著,周身上下洋溢著無法掩飾的快樂,好像自己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似的。

如今,他有了可愛的妻子和女兒,文章寫得也越來越出名。

在夏日的某個午後,被工作中的幾件瑣事攪得心煩意亂的我坐立不安,便到街上走走,不知不覺地踱進了他那間不大的小屋。看到他正哼著歌侍弄著那幾盆挺普通的花,我一臉驚奇地問他:“瞧你一天像中了獎似的高興,難道你就沒有碰到過什麼不開心的事嗎?”

“怎麼會碰不到呢?”他滿眼愛憐地給花鬆著土。

“那你為什麼總是那麼快樂呢?”我有些不解。

“因為我懂得收藏陽光啊。”他衝我神秘地笑笑。

“收藏陽光?”我一頭霧水,大惑不解地望著他。

“是的,過來給你看看這個,你就知道了。”說著,他遞給我一個書寫得工工整整的日記本。

我好奇地打開日記,看到了下麵這些跳躍的文字——

今天,我隻用兩分鍾就疏通了鄰居的下水道,鄰居直誇我是他見過的最棒的疏通工,以後要給我介紹更多的活兒。看來,掌握一門受人尊重的手藝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啊。

今天,收到報社寄來的八塊錢稿費,給女兒買了一包跳跳糖,她高興地跟我表白了她的理想——她長大了也當作家,也寫稿掙錢。嘿嘿,我這位“作家老爸”言傳身教得真不錯呢。

今天,在市場上碰到一個賣瓜的朋友,他非要白送我一個西瓜,實在推辭不過,我就送了他兒子兩本雜誌,我說我們是物質與精神交流,他很高興,我也很高興。看來,朋友間的饋贈,並不需要什麼貴重的東西,重要的是那一份真誠。

今天,我終於學會了仰泳,是一位退休的老師傅教的。他真的很有耐心,足足教了我半個月,我都快泄氣了,他還那麼信心十足。看來,那句話說的真有道理——因為沒有了信心,許多事情成為不可能。

今天,在舊書攤上隻花了三塊錢,就買到了苦覓多年的《楚辭通解》和《文章別裁》兩本書,真是蒼天不負有心人啊!

今天,春節從老家回來,忽然看到門上貼了對聯和大大的“福”字,正驚喜著,看到我曾慷慨贈送過空易拉罐的收拾樓道的大娘過來,立刻過去道謝。原來,愛的對麵,也是愛啊……

厚厚的一本日記,翻來覆去,簡潔、生動地記錄著的,不過都是這樣的一件件毫不起眼的簡單、瑣屑的小事,都是常常被我們很多人忽略不計的一些情景。我一時還無法將它們與文友所說的“陽光”聯係在一起,便納悶地問他:“這就是你收集的陽光嗎?”

“是啊,這些就是溫暖我生活的陽光。一有閑暇,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拿出來翻翻,每一次看過,心裏都有一種暖暖的感覺。”他寶貝似的摩挲著那已起了毛邊的日記本。

“其實,那都不過是你耳聞目睹的一些生活中的瑣事而已。”我有些不以為然道。

“是的,它們都是一些常常被人們忽略的小事、小情、小景,可它們都是真實的,都是生動的,都是觸手可及的,它們以豐富多彩的姿態,在向我講述著生活裏的種種美麗與美好,它們就像和煦的陽光一樣,幫我驅散心靈上的煩惱、憂鬱、貧困、艱難、痛苦……”文友很認真地向我闡釋著。

驀然,我的心像被什麼東西撩撥了一下——多麼會生活的文友啊!他心裏其實也知道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不如意,可是他懂得收集生活裏麵的那一個個感動心靈的細節,他懂得讓那些溫馨、愉悅的情節更多地占據心靈,懂得如何讓自己更多地生活在一份新奇、感激、成功、快樂、自由等簇擁的天地中,從而衝淡歲月中的那種種的不如意,讓幸福總是如陽光一般洋溢在身邊……

哦,我終於知曉文友之所以一直那樣自信、充實、幸福的秘密了。原來,真正讀懂生活的人,並不回避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是懂得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裏珍惜生命,並學會收藏那些陽光一樣溫暖的情節,並在一次次真誠的品味中,一點點拂去那些襲向心頭的陰霾、愁苦、挫折……

那天,在《中國青年》上讀到一位與疾病頑強抗爭的女孩的故事,我深深地被女孩的“陽光精神”所感動,不禁再次默默地念起了支撐女孩生命的那句格言——誰都沒有理由拒絕陽光,因為誰都無法拒絕愛。

一個人隻有心中有了綿綿的愛,才懂得珍惜陽光、收藏陽光、沐浴陽光、播撒陽光……

選擇陽光

●矯友田

那一天,我去城裏拜訪一位朋友。下午返回時,我乘坐一輛駛往鄉下的大巴。汽車隻行出幾站,便上來一位盲人,看上去他有60多歲。因為我離車門較近,便幫助他把背包放好。他嘴裏一邊說著謝謝,一邊在我身邊的座位上坐下。

然後,他微笑著問我家住哪裏。當我告訴他住在海西時,他竟興奮地說:“你們那裏,我可去過好多次。在你們村子東南不遠處就是大海,村前有一條小路,路旁有一座龍王廟……”

盡管這已是很多年前的情景,但老人卻說得很準確。我瞅了瞅他失明的雙目,感到有些詫異,在猶豫了一會兒之後,仍忍不住問:“老伯,你這眼……怎麼會知道我們村子以前的情景呢?”

老人毫不在意地微笑著說:“你懷疑我說瞎話嗎?年輕的時候,我這兩隻眼睛並沒有瞎。我還當過兵哩,在青海開過車。複員後,我被分配到一家化工廠裏工作。後來,因為工作,我這兩隻眼睛才成為這樣。”

在說這些話的時候,老人臉上的神情非常輕鬆。

我繼續問:“城裏的道路這麼複雜,你出來不擔心會迷路嗎?”

老人聽了笑起來,說:“如果沒有膽量邁出第一步,那我就得一直待在家裏了。現在,我每個星期都要從鄉下到城裏往返兩趟,一點兒都不擔心迷路。”

說到這兒時,老人話題一轉,說:“剛開始,我也很絕望,感覺自己就像一下子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似的。但後來,我就想已經這樣了,再怎麼後悔也無濟於事了。於是,我就對自己說,走出去吧,隻要抓準目標,走一步就近一步,這有什麼好擔心和害怕的呢?”

此時,我被老人的話語深深地打動了。

我又問他:“老伯,那你到城裏來做什麼呢?”

他頗為自豪地說:“是一家大醫院,聘我給病人做推拿。”

我驚訝地問:“你還會推拿?”

老人平靜地說:“是呀,既然活著,就應該學習一門手藝,我研究推拿已經幾十年了。”

到站後,在我起身下車的時候,聊興正濃的老人看上去有些不舍,竟然關切地對我說:“是好啊!”

很長時間以來,那位雙目失明的老人樂觀和坦然的神情,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之中。一個人,陡然間從光明的生活跌入一個黑暗的世界,這是一種多麼巨大的打擊和痛苦啊!但是,那一位失明的老者卻用堅強的信念和勇氣,坦然地麵對所有痛苦,並將這一份痛苦融化成一種更大的信念,使自己活得更有尊嚴。

人生之路,風雲變幻,沉浮不定;有坎坷的山路,也有晦暗的沼澤。

但是隻要我們的心靈選擇了陽光,那麼在通往成功與幸福的道路上,我們就會遠離黑暗和沉淪!

心靈的陽光

●葦笛

有一個考察隊在北極考察。隊長貝德給隊員布置了一個任務,就是在記錄考察日誌外,每個人還要記日記,日記以描寫陽光下的景物為主。隊員們對此頗有些怨言,卻又不敢違抗。

由於日期延誤,考察隊無法及時返回,他們不得不在黑暗、寒冷、孤寂的極夜中停留很長一段時間。人們發現,黑暗和寒冷還可以忍受,隻是那份孤寂壓得每個人都要發瘋了。這時,隊長貝德宣布:“現在我要檢查你們的日記,請大家依次朗讀!”人們安靜下來,隻有朗讀者在聲情並茂地講述陽光下的故事。人們仿佛看到了閃著銀光的雪原,看到了成群的企鵝奔跑的身姿,看到了北極熊從水中爬到冰塊上,看到了陽光下美好的一切。就這樣,每朗讀一篇日記,人們都會想起許多美好的事情,煩躁和焦慮一掃而光,心完全被美麗的憧憬和回憶占據了。

終於,漫長的極夜在朗讀中過去了,久違的太陽又緩緩地升起來,人們歡呼歌唱,忽然明白了隊長讓大家記日記的苦心。

正是那些記錄在日記中的美好往事,帶著陽光的氣息重回考察隊員的心裏,使他們忘記了孤寂與憂傷,最終走出了黑暗的極夜。

一個名叫維克多·弗蘭克的精神病博士曾經被關押在納粹的集中營裏很多日子,飽受淩辱。在那個非人的環境中,每天都有人消失,每天都有人發瘋。弗蘭克知道,如果自己不能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他也難以逃脫精神崩潰的厄運。

於是,當他站在紮滿鋼刺的鐵絲網前仰望長空時,他強迫自己不再想那些恐怖的事情,而是刻意回想生命中那些歡樂的時光。他想起自己時常漫步的故鄉原野,那裏有五彩繽紛的鮮花、有潺潺流淌的小溪、有婉轉鳴叫的小鳥……他的心沉醉在美好的回憶中,漸漸忘記了殘酷的折磨、恐怖的驚嚇、無邊的焦慮……

當他從集中營裏釋放出來時,精神顯得非常好。他的朋友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他依然顯得很年輕。

弗蘭克是堅強而睿智的,他用甜美幸福的回憶打敗了殘酷陰暗的現實,最終為自己贏得了未來。

當某一天,命運的巨掌出其不意地將我們推入無邊的黑暗隧道時,不必驚慌,不要恐懼,那些珍藏在心靈深處的美好往事,將會如陽光一般照亮我們晦暗的心空,照亮我們通向未來的路途。

開花的心

●李雪峰

那時我們還在山裏讀中學。那是一所破爛不堪的學校,老師也都是鎮上的人,許多人沒有學曆,隻是可以讀懂教科書而已,教學教得十分吃力。縣裏每次統考,我們學校的排名都在最後。

我們很沮喪,因為我們知道像這樣學習下去,誰都會同以前鎮上中學畢業的人一樣,在學校長足了身體,畢業後就回到家裏,侍弄山凹間的那一點點田地,打柴、放牛、牧羊。最出色的,也不過是學一門手藝,做木工、編竹器,或者走村串戶地去給別人砌牆、蓋房蓋屋。因此,老師十分吃力地教,我們也十分懶散地學。每到割麥或秋收時,隻要家裏人忙碌起來,即使學校不放假,我們也不來上學,而是跟著家裏人在山間地頭忙碌。學校對我們這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學生很頭疼,管得太鬆不行,逼得太緊許多學生就會主動退學。那年秋天,又到了忙碌的時候。我們像往常一樣,開始曠課不到學校去上學了,學校的老師很焦急,但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頭發斑白的老校長想了兩天,讓同學們互相傳信,讓全校的同學晚上到學校去開會。在煤油燈飄飄忽忽的大教室裏,老校長平靜地望著我們說:“你們整天在田間地頭跑,在澗穀林子裏忙,你們誰知道哪一種花開得最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