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元朝—瞬間雄圖,百年隕落(1 / 3)

崖山海戰之後,宋朝滅亡,強盛的蒙古族王朝——元朝入主中原,蒙古大汗忽必烈則成為第一個統一全中國的少數民族皇帝。元朝是中國曆史上版圖最大的朝代,幾乎是現在中國版圖的八倍之大,正是由於元朝的勢力範圍廣,才使得日後的明清有消耗的資本,也為我們今天的版圖勾勒了雛形。元朝疆域之大,民族之多,更是為中國多民族的融合提供了發展的平台。

大元鐵騎縱橫歐亞

對於元朝到底能不能列入中國曆史朝代的爭論,由來已久。因為雖然元朝的首都是在中國北京,但是仍然有許多人認為元朝是蒙古人建立,後又原封不動的退回蒙古,因而不過是蒙古帝國的一個附屬延伸。這種說法正確與否,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但是蒙古族是中國眾多少數民族中的一支,我們不應對漢民族以外的少數民族王朝存有偏見,大元帝國的強盛也是中國人民永遠的驕傲。

元朝是在蒙古帝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蒙古帝國則是世界曆史上橫跨歐亞的最大帝國。這個帝國的崛起始於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繼任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名鐵木真,是蒙古族曆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正是他親手締造了舉世無雙的蒙古帝國。後來元朝建立,成吉思汗也被追封為元太祖。

鐵木真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統一蒙古草原。由於蒙古草原多年以來一直就是部落林立,紛爭不斷。鐵木真用他的出色謀略和強硬手段蕩平草原,一統蒙古。統一草原之後,鐵木真的野心並沒有就此止步,他要征服更廣闊的領域,開辟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蒙古族素來被認為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在馬背上出生,在馬背上長大,草原的無垠塑造了他們極具擴張欲的性格。為了能夠所向披靡,鐵木真創立了軍政合一的千戶製,先後任命一批千戶官、萬戶官和宗室諸王,建立了一個層層隸屬、指揮靈活、便於統治、能征善戰的軍政組織。從此以後,蒙古大軍開始了用鐵騎掃遍全球的征程。

成吉思汗首先對西夏發動侵略戰爭,曆時二十年逼得西夏國王投降。接著便南下攻金,展開了為時二十四年的蒙金戰爭。同時,成吉思汗的西征大計也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先後滅西遼、西域花剌子模國、訛答剌(在今錫爾河中遊)、布哈拉及撒馬爾罕等地,遠抵克裏米亞半島,到達黑海海濱,狂掃歐洲。公元1226年,由於西夏毀約叛變,鐵木真返回漠北親自伐夏,一舉殲滅西夏軍主力。此後,成吉思汗又馬不停蹄地再次攻金,豈料途中圍獵受傷。公元1227年8月,一代天驕告別世界,雖然他沒有親手滅掉金國,卻給子孫留下了滅金策略——聯宋滅金。

對於成吉思汗的評價曆來也是兩種聲音,一方麵,他是一位軍事奇才,一生征戰無數,幾乎未嚐敗績。橫掃歐亞,締造了一個世人無法超越的絕世帝國。另一方麵,成吉思汗在帶領蒙古兵侵略各國的過程中,燒殺搶掠、濫殺無辜、野蠻殘忍,他的一生征戰史就是歐亞人民的受難史。我們應該感謝他為統一中國所做的貢獻,更應該對他的野蠻做出深思,引以為戒。

大哉,乾元

成吉思汗雖締造了強大的蒙古帝國,卻沒能掃平金國和南宋,中原大陸仍是一片紛亂。此時,新的蒙古英雄橫空出世,這就是統一中國,建立大元王朝的忽必烈。

1259年,忽必烈的哥哥即當時的蒙古大汗蒙哥在征戰合州時被宋軍所傷,死於軍中。正在鄂州與宋軍交戰的忽必烈聽聞消息後急於回蒙古爭奪汗位,便與宋軍議和,直返北方。豈料阿裏不哥已在眾多蒙古正派的支持下於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即大汗位,忽必烈遂於1260年,在開平(今內蒙古多倫)受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集會自稱大汗。此舉引起阿裏不哥和蒙古正統派的強烈不滿,於是,忽必烈和阿裏不滿展開了為時四年的內戰。公元1264年,阿裏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終成老大,但由於他“行漢法”,招致眾多蒙古貴族的不滿,拒絕歸附忽必烈。結果幾大汗國紛紛脫離,忽必烈的政權範圍隻剩蒙古本土和中原北方小部,蒙古帝國不複存在。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國號詔》,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國號為“元”,於1272年遷都北京,大元王朝始興。

此後,忽必烈聽取成吉思汗遺訓,采取聯宋抗金的策略,終於滅掉了金國。接著,忽必烈一鼓作氣,又於1279年,崖山海戰大敗宋軍,滅了南宋。至此,忽必烈終於把原來的西夏國、金國、宋國、大理國以及蒙古本土合並成了一個統一的帝國,並以中國為主體,從此由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變為了中華帝國正統王朝的一個朝代。元朝也成為了中國曆史上疆域最廣,版圖最大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