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下令恢複了阻斷多年的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的交流,不是我自吹,意義確實很重大。至於我遠征高麗,還不是為了耀我國威。
還有,我統一了幣製和度量衡,實現了國家從形式到實質上的統一。這等功勞應該隻有多年前秦始皇能與我相比,不對,他還比不了我,我還嚴禁私鑄錢幣,使錢幣鑄造的相關事宜都全歸中央,社會上才沒有出現那些投機者,穩定了國家的發展。
不過,再細細想來,這些好像真的隻是前期所為,那幾年國家一片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商業農業無不欣欣向榮,哪似這幾年,農民困苦,正兒八經的農活不做,整天和我的兵打仗,國家是一點繁榮氣也沒有了。”
聞起義聲起
內室的門推開了,提刀小兵竟然在隋煬帝身後猛踹一腳,踉踉蹌蹌跌倒在地上。煬帝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現在的他都可以被這種小角色欺負成這樣,他想不通難道他就這麼招人恨?這小兵為何與那幫無知農民一樣野蠻。想起了那幫可惡的農民,隋煬帝又在心裏盤算著他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起義的呢?
楊廣想起來了,印象中有的第一次好像是611年,對,就是那一年,他還清楚的記得是山東的農民率先鬧事的,搶占了長白山,當時聽到消息,我們的大隋天子著實吃驚不小,一直逆來順受的農民也會鬧事?想當時,煬帝是心痛大於憤怒吧。從那之後,全國各地的農民都要發了瘋似的,紛紛加入起義軍反抗隋煬帝,他本要征戰高麗,此刻還得抽兵鎮壓他們,也真是麻煩了這位國家主子。不過,這些起義軍倒真是英勇,非常不怕死,經常讓楊廣焦頭爛額,不知如何是好,楊廣也不得不佩服他們。這農民一鬧事鬧大了,也還真是挺可怕的,大隋就是從那以後就不得安寧了。
隻不過短短兩年時間,全國各地都可以聽到起義之聲了,據下麵人統計竟然有起義軍百餘支,參加人數幾百萬。這個數字不知道正確與否,反正是讓楊廣心寒了好一陣子,自己的子民竟然都要反對他?憤怒蒙蔽了楊廣的眼睛,他下了誅殺令,一定要讓那些暴民不得好死。隋煬帝還設了一些城堡專門關押折磨這些刁民。全國好像都著魔了,一直處在起義和鎮壓的戰亂之中。
最讓楊廣厭惡的便是那三支分處全國三地作戰的起義軍——河南的瓦崗軍,河北的竇建德軍,江淮地區的杜伏威軍。這三支軍隊可真是讓楊廣傷透了腦筋,這邊才平息,那邊又冒出來了,就是殺不幹淨。就這三支起義軍,竟然能奪他多城,殺他多將,將楊廣逼到了這遠離長安的江都。也真算他們有本事。
不過他們都隻是農民出身,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沒想過聯合反抗楊廣。其實隋煬帝最初就非常害怕他們三軍合一,單個他還能應付,要是集合在一起,怕他也等不到今日被縊,早就被起義軍大卸八塊了。農民到底是農民,沒有那等謀略,楊廣是想多了,起義軍的不團結就為楊廣提供了剿滅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他們內部也不團結,瓦崗軍的創始人翟讓和後來的主力李密不合,正好讓楊廣利用,以權錢引誘了李密,降了李密,分解了瓦崗軍。
隋煬帝本以為所有農民起義總會全被鎮壓的一天,本以為他還會回到長安,安心做他的大隋天子,怎麼也沒料到手下兵士竟然發動兵變要置他於死地,真是天算不如人算啊。
源暴德失政
提刀兵士將隋煬帝從地上抓了起來,從後麵縛住他的雙手,另一小兵麵向他走來,手裏拿著他解下的巾帶,死亡就要來臨,楊廣突然有些害怕了,“我真的就要這樣死了嗎?百姓恨我,兵士反我,難道我真的做錯了?”“你窮兵黷武,遊玩不息,窮奢極侈,荒淫無度,相信奸邪,拒絕忠言,使男子枉死戰場,婦女兒童死於野外,百姓失去生計,天下大亂,你還說你沒有罪嗎?”突然想起馬文舉的話,到了這個時候隋煬帝竟然有了去解讀這番話的心情。
“我窮兵黷武,遊玩不息?如此說來,好像果真如此。從611年到614年,我發動了三次攻打高麗的戰爭。為了支持高麗之戰,我大批征兵、調糧、造戰船。還曾聽說造船工們日夜立在水中工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了很多人。可我當時全沒把這當回事,心想為國家戰爭死幾個人也沒什麼,現在想來,他們該有多恨我啊。至於在戰場上死去的兵士就更是不計其數了,他們的家人恨我也乃情理之中啊。奈何如此興師動眾,還是沒有打贏這場戰爭,真是得不償失。至於遊玩不息?好像也卻有其事,運河開通後,我曾三次乘坐大龍舟到江都巡遊,每次都要求幾千艘船隻隨行,路過之地都必須供應食物。我隻當這是揚威之舉,不曾想竟傷了百姓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