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富有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蔣雪鬆落地的一刻,孔縣一幹人等不由都心思各異。有人收回了目光,假裝沒有看見,有人忙把頭扭到一邊,避免被人誤會是故意盯著看。形態各異的人群卻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外界傳聞蔣書記對秘書師龍飛很不滿意,有意將他外放,看來,傳聞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確有其事。
蔣雪鬆一步邁出汽車。
五十歲的蔣雪鬆顯年輕,頭發茂密,一絲不亂,他一身正裝,臉色紅潤而健康,鼻梁上架著一副銀邊黑腿眼鏡,周身上下有一股儒雅之氣。初看之下,很有南人北相的福相。
蔣雪鬆確實也是地道的南方人。民間傳說,南方人長了北方人的麵相,是為南人北相,必定身居高位,到底是傳說還是有據可查,並沒有人一探究竟。
蔣雪鬆後麵還有一輛汽車,車上下來一人,五十多歲的年紀,挺胖,背微駝,方臉大眼,很典型的北方漢子形象,正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曾偉憲。
蔣雪鬆的視察隊伍雖然並不浩大,但隨同人員的安排很耐人尋味。市委書記出行,市委秘書長必定隨行,是常態。之外通常也會有副市長陪同,不過一般不會是常務副市長,畢竟常務副市長作為政府班子之中僅次於市長的第一序列,位高權重,而且身份敏感,象征意義重大。
常務副市長隨同市委書記視察工作,不能說他一定就和市委書記走得很近,至少也透露出一些信息。官場中人都清楚一點,市委書記和市長搭班子,比不了縣委書記和縣長能和平共處,一縣之地畢竟小,利益糾葛少,矛盾衝突就少,一市之地就大多了,衝突和矛盾在所難免。
具體到黃梁市,市委書記蔣雪鬆和市長呼延傲博之間是否步伐一致,外界傳聞很多。有人說,蔣雪鬆對四十五歲的市長呼延傲博一向謙讓,因為呼延市長和黃梁市的三大宗姓關係密切。也有人說,蔣雪鬆對呼延傲搏籠絡人心、滴水不漏的圓滑很反感。還有人說,蔣雪鬆和呼延傲博表麵上不和,其實暗地裏緊密聯手,為了對付黃梁市三大宗姓的龐大勢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不管是哪一種傳聞,畢竟都是傳聞,誰也不清楚幕後的真相。
蔣雪鬆在前,曾偉憲在後,冷嶽和師龍飛跟在最後,幾人來到李逸風、冷楓等人麵前。蔣雪鬆伸手和李逸風握手:“逸風同誌,古代官員出行,都是黃土鋪道、淨水潑街,我一路走來,孔縣的縣城幾乎連一片落葉也沒有,早知道我就不來了,太傷民了。”
看破不說破是官場常態,為了迎接上級領導的視察,下級經常會做一些表麵文章。蔣雪鬆雖然貴為市委書記,但他也是從縣委書記做起,自然清楚下麵的人怎麼粉飾太平,怎麼迎來送往,卻第一句話就點破了,不由讓孔縣一幹人等都吃了一驚。
李永昌卻是沾沾自喜,蔣書記肯定是借機表達對李逸風不到縣界之處迎接的不滿。領導說的都是反話,這麼說,李逸風和冷楓肯定是要在蔣雪鬆麵前討不了好了?
正當李永昌暗喜之時,蔣雪鬆的第二句話頓時讓他大吃一驚。
“誰是關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