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深挖洞,廣積糧—自我修養是立業之本(2)(2 / 2)

看到這感人的一幕,清水深深地體會到了郵差這份工作的意義所在,“因為即使是簡單的幾行字,也可能給收信人帶來莫大的安慰和喜悅。這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份工作啊!我怎麼能夠辭職呢?”在這以後,清水更多地體會了工作的意義,他不再覺得乏味與厭倦,他一幹就是25年,從30歲當郵差到55歲,清水創下了25年全勤的空前紀錄。他在得到人們普遍的尊重的同時,也於1963年得到了日本天皇的召見和嘉獎。

現在能夠快樂工作的人越來越少了,人們都在不停地抱怨工資微薄、生活艱辛。的確,工作是一種謀生的手段,但“生”不能僅僅理解為“生存”,還應該理解為“生活”,甚至是“生命”。那些盲目地追求著金錢與地位的人永遠不會明白“幸福”的含義是什麼。把自己的工作變成一種使命的感召,用完成“天職”的態度投入工作,你會發現幸福原來就在你的身邊。

5、“深挖洞,廣積糧”——提升自己的文化軟實力

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

——《文化工作中的統一戰線》《毛選》第三卷

上世紀60年代末中蘇關係惡化,中央提出 “深挖洞,廣積糧”的戰備要求,旨在加強自身實力以應對多方的挑戰。對於營銷人員來講,也要做好“深挖洞,廣積糧”,提升自身實力不僅僅是外在的業務能力,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文化軟實力。與人相交自身的修養所體現出來的人格魅力往往是獲得他人好感的關鍵,一個有文化內涵的營銷人員總會給客戶令人信服的感覺,取得客戶的信任營銷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營銷人員文化軟實力的建設,最大的特點就是看不見、摸不著、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係遠不如其他工作來得那麼直接,但它的作用卻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需要營銷人員反複認識、不斷總結,隻有這樣才有可能形成具有優勢競爭力的個人文化品牌。

中國石油集團把提升文化軟實力這一發展規劃形成綱領性文件,中石油通過頒發《企業文化建設綱要》的有形措施將企業的精神文化演繹得淋漓盡致。作為一家特大型國有企業,中國石油集團一直都將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並致力於產業報國,努力發展並壯大公司實力。2001年,中國石油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十五”期間的十大工程之一,2003年製定頒發了《企業文化建設綱要》,成立了企業文化部,從分表現出對中石油對企業文化的高度重視。中石油所倡導的企業精神為:“愛國、創業、求實、奉獻。

愛國:愛崗敬業,產業報國,持續發展,為增強綜合國力作貢獻;創業:艱苦奮鬥,銳意進取,創業永恒,始終不渝地追求一流;奉獻:員工奉獻企業,企業回報社會、回報客戶、回報員工、回報投資者;求實:講求科學,實事求是。“三老四嚴”(“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另外,中石油還樹立了“誠信、創新、業績、和諧、安全”的企業理念,集中體現了公司經營管理決策和行為的價值取向。其中誠信是基石,創新是動力,業績是目標,和諧是保障。從這些理念和精神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石油非常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對於企業來說是一項重要方針政策。

文化軟實力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萬科董事長王石在談到文化建設時曾說:“萬科的企業文化是從創立之初到現在的一個積累總結的結果,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公司並沒有形成明確、統一的文化理論,也沒有自覺地展開企業文化建設。但從2001年開始,公司開始有意識地把企業文化進行係統地梳理,並進行有意識地宣傳,既針對公司內部,也針對公司外部。後來,我們把企業的宗旨確定為‘建築無限生活’,把願景確定為‘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領跑者’,把核心價值觀定為‘創造健康豐盛的人生’從而形成了一套係統的企業文化體係”

任正非十分重視文化軟實力的建設,並將華為多年來總結經驗教訓所形成的理論教育全體員工,統一思想,堅定立場。在任正非的影響下,華為集團在老總們也都對文化建設重視起來,並在公司上上下下進行了企業文化的灌輸和落實。在公司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公司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華為借助專家的力量僅用兩年時間就頒布了《華為公司基本法》,人稱“華為公司的古田會議決議”。就這樣,華為集團的企業文化建設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曆程。

文化軟實力的建設無論是對於企業還是個人發展來說,都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這是被實踐證明了的。其實,文化軟實力是企業的精神支撐,體現在一個企業的各個方麵,能夠幫助一個企業形成一種價值觀念、工作作風、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最終使營銷工作人員形成一種信仰從而產生不竭的前進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