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無忌設計害人
楚平王有個臣子叫費無忌,嫉恨太子建,想除掉他。
平王為太子建從秦國娶了個妻子,長得很美,費無忌就鼓動平王強占為已有。平王強占這個女子以後,疏遠了太子。費無忌又勸平王說;“晉國稱霸,是因為靠近華夏各國,而楚國地域偏遠,所以不能同晉國爭霸。不如大建城父,把太子安置在那裏,以謀求北方各國的尊奉,您自己收取南方各國,這樣就能得到天下了。”平王聽了很高興,就讓太子住在城父。
過了一年,費無忌又詆毀太子建說:“太子建和官伍奢將憑借方城以外作戰。”平王說:“他已經做了我的太子了,還謀求什麼?”費無忌回答說:“他因為娶妻的事怨恨您,而且自以為就象宋國這樣的獨立小國一樣。齊國和晉國又幫助他。他將要以此危害楚國,事情肯定要成功了。”平王相信了費無忌的話,派人逮捕了伍奢,太子建出逃到國外。
楚國大夫郤宛很得國人愛戴,費無忌又想殺掉郤宛。他對百官之長子常說:“郤宛想請您喝酒。”又對郤宛說:“子常想到您家來喝酒。”郤宛說:“我是個卑賤的人,不值得令尹子常光臨。假如子常一定屈尊光臨,我該拿什麼酬報他、招待他呢?”費無忌說,“子常喜歡鎧甲兵器,你把這些東西搬出來放在門口,子常來了一定會觀賞它們,你就乘勢把這些東西作為禮物進獻給他。”
等到舉行宴會這一天,郤宛把門口兩旁用帷幕遮起來,把鎧甲兵器放在裏邊。費無忌於是對子常說:“我差一點害了您。郤宛想殺您,巳經把鎧甲兵器藏在門口了。”子常派人去察看,真是這樣。於是派兵進攻郤宛,殺死了他。
後來,費無忌雖然沒有好下場。
張孟談離間四國
趙襄子的謀臣張孟談幫助趙襄子打敗智伯後,告老還鄉,安度晚年。
過了3年,諸侯國背叛了盟約,出兵攻打趙國。趙襄子與群臣商量對策,卻想不出一個滿意的辦法來。這時趙襄子想起了智謀多略的張孟談,立即乘車到鄉下見到張孟談,請他想辦法對付韓、魏、齊、燕四國。
張孟談略加思索後說;“君王駕車,迎我回到都城,把下臣安排在祖廟裏,授命我的下吏為大夫,下臣就有辦法對付四國了。”襄子按照張盂談說的辦了。
張孟淡回到國都後,讓他的妻子出使燕國,長子出使韓國,次子出使魏國,少子出使齊國。結果四國相互猜疑其他國家與趙國私下有勾結,互相不相信,於是四國聯合攻打趙國的計劃就落空了,對趙國的算計也失敗了,從而趙國得以安定。
長短贏絀比高低
戰國時,魏國有二名臣,名叫吳起和商文。吳起對商文一直不服氣。
一天,吳起對商文說;“侍奉君主真是靠命運吧!”商文說:“您說的是什麼意思?”吳起說:“治理全國,完成教化,改變習俗,使君臣之間有道義,父子之間有次序,您跟我比哪一個強些?”商文說:“我不如您。”吳起說:“一旦獻身君主當臣子,君主的地位就尊貴;一旦交出印璽辭去官職,君主的地位就輕微。在這方麵您跟我比哪一個強些?”商文說:“我不如您。”吳起說:“兵士戰馬已經排列成行,戰馬與人相對敵,人在馬的前麵要發起進攻,拿起鼓槌一擊鼓,讓三軍的兵士進攻作戰,在這方麵您跟我比哪一個強些?”商文說:“我不如您。”吳起說:“這三樣您都不如我,職位卻在我之上,侍奉君主真是靠命運啊?”商文說:“好!您問我,我也問問您。世道改變,君主年少,臣子們疑慮重重,百姓們很不安定,遇到這種情況,把政權托付給您呢,還是托付給我呢?”吳起沉默不語,過了一會兒,說:“托付給您。”商文說:“這就是我的職位在您之上的原因啊。”
吳起看到了自己的長處,卻看不到自己的短處;知道自己的優點,卻不知道自己的缺點。所以他能在西河打勝仗,但都被魏臣王錯弄得處境困難,被迫逃到楚國,自身不得善終。
這則故事說明,不管一個人有多大本事和智謀,隻要缺乏自知之明,他的智謀就很難得到完全徹底的發揮,也就很難獲得最後的成功。
貂勃智救田單
田單出任齊國宰相後,向齊王推薦了自己的一個心腹名叫貂勃的人,以防不測。齊王的九個寵幸臣子都想中傷田單,於是都想先除掉田單的心腹貂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