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若是真者何異同時具足相應門耶者。此是清涼難刊定也。問若將此難返破清涼。若為通含。答同時門中。具足十對。並下九門。圓滿無遺。微細玄門。但攝相入。四句之中。多入其一。一句之義。勢若雲泥。豈相濫耶。但由刊定錯立。故帶是難。故鈔雲此但當法即具一切炳然齊著。故濫同時門也。
鈔第二重所含諸剎等者。問第一重塵含盡一切剎耶。含不盡耶。答含盡何有第二重所含剎耶。若含不盡第一重塵應不稱性。性外無法故。若雲稱性含不盡者。彼不含剎。應是性外。性外有法。事無依故。若更互含。與相入微細有何別耶。答詞已見上文。
鈔金色世界即是本性者。本性無染。與緣成器。為自體故。故名金色。言彌勒樓閣即是法門者。經雲時善財童子漸次南行至毗盧舍那莊嚴藏大樓閣前。暫時斂念。白彌勒菩薩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彌勒彈指。其門即開。善財即入。入已還閇。見一樓閣中有百千樓閣。彼百千樓閣中。一一各現百千樓閣。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前。各有善財童子。一一善財童子。皆悉合掌在彌勒前等。此顯樓閣即是法門隨一法門即是一切無盡法門。
言火聚刀山即般若無分別智者。經雲善財童子見彼勝熱。修諸苦行。求一切智。四麵火聚。猶如大山。中有刀山。高峻無極。登彼山上。投身入火。彼疏釋雲。四麵火聚者。四句般若皆燒惑薪故。中有刀山者。無分別智最居中道無不割故。高而無上難可登故。投身入火者。從無分別智遍入四句皆無滯故。又釋刀是斷德無割故。火是智德無不照故。投身下者。障盡證理故。即刀山為能證。火聚為所證。故此火等即是法門。不須別表。現所用故。稱性事故。此意甚深難解。不可輕爾。
鈔現在以可目覩例同過未故雲平等者。過未是無。眾所鹹悉。現在是無。理難顯示。故例過未。說雲平等。良以現在不住過未分故。急流度刃。其喻可知。緣生無性。其義無差。故雲平等。
鈔謂如因過未而有現在等者。如昨日日輪上立過去世。來日日輪上立未來世。今日日輪上立現在世。今日日輪自立現。攬二日輪所以成。離二日輪無體。復立過未。是知現在一世成就三世矣。餘二三世準此可悉。問過未之法。有體耶。無體耶。答雲。有體還同小乘。復滯常見。違背如來。一向說故。生必滅也。緣生之法。過去緣息。如何得存。未來緣闕。如何得有。若不藉緣。應非釋子。若雲無體。何殊法相。如何說得三世相因。無體之法。不但作因果故。若無體法得作因果。龜毛兔角應作因果。若作因果。龜應生毛。兔應生角。今謂通雲。過去曾有。現在今有。未來當有。約自位論皆有。約他位論三世皆無。如曾有中無現未故。餘例可知。又緣生義自位皆有。無性之義一切皆無。有無雙具竝權小。若就行布。三世之有。定不同時。若就圓融。三世之有。而得同時。融行布異時之有。而作同時之有也。如相入門。若就行布異處之有。約圓融同處之有也。融異處之有。而作同處之有也。故名相入。以處例時。其義昭然矣。又解緣起門。中過未是。無已滅未生故。性起門中。過未是有。本來具足故。亦無諸難。
鈔是故依古別立玄門者。問長短劫即入還是即入玄門。豈可順古立時而作玄門耶。答成門已竟。望義別故。由長劫即短劫竟。彼短劫便表長劫法體。多劫即一念。一念便表多劫法體。彼時劫非幽玄耶。
鈔然其後千不異前千但互舉為首。帶餘九所依能所相。兼有十所依。隨一所依。有十玄門。故成百門。餘九所依各各為首。成百亦然。故成千門。此是前千如一玄門為首帶餘九門能所相兼有十玄門。隨一玄門。有十所依。差別一門而成十種。所帶九門。各十所依。差別一門。各成十種。故成百門。餘九玄門。各各為首。成百亦然。故有千門。此是後千依依。各具十門。十門各具十依。門門互帶。依依互帶。實無二千。為頭別故。如雲三七二十一七三二十一故。
疏德用所由者。德相業用與彼玄門。而作所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