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七章 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觀點回顧黨的曆史(上)(3 / 3)

《經濟研究》上發表的那篇文章,是不是代表了(或者被認為是代表了)這種思潮?據說,1979年7月中宣部曾經三次組織首都思想宣傳部門負責人會議討論一份宣傳提綱的草稿。提綱中批判當前一些錯誤觀點,引用了《經濟研究》上那篇“階段”文章中的一句話。與會者對此有讚成的,也有不讚成的。最後,中宣部部長胡耀邦在聽取各方意見後,勾掉了提綱中批判錯誤觀點涉及此文的那句話。以後,胡喬木曾幾次托人向此文作者之一馮蘭瑞傳話,向她解釋,向她表示歉意,並在社會科學院的一次彙報會上對這件事作了一些自我批評,申明對問題本身自己的觀點沒有變化,但承認對那篇文章看得太嚴重了,采取行政辦法來處理有缺點。見袁晞著《一蓑煙雨任平生——馮蘭瑞傳》,氣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154頁。不管如何,曆史決議上並沒有這樣說。客觀地看來,這樣說也沒有根據。文章重提了發達的社會主義和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的劃分,並沒有否認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而是肯定我們的社會現在屬於不發達的社會主義階段。

至於說,這篇文章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那也是沒有根據的,因為文章中還沒有這樣的提法。

在理論界的討論中可能有人指責這篇或那篇文章有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不管這些指責是不是準確,有沒有根據,在曆史決議中寫上這句話不應該被認為是專指哪篇文章。曆史決議所指的是超越於任何一篇文章的一般性思潮。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提法是

怎樣出現在十二大報告中的?十二大報告在建設精神文明這一部分裏說:“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現在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物質文明還不發達。但是,如同有了一定程度發展的現代經濟,有了當代最先進的階級——工人階級及其先鋒隊共產黨,社會主義革命就有可能成功一樣,在建立起了社會主義製度以後,我們就能夠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建立起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提法在黨的綱領性文件中的第二次出現。這次出現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報告中,層次又高於黨中央全會的決議。

同第一次一樣,這裏隻是提及,也沒有展開。但比第一次又有所前進,即簡單明了地把“物質文明還不發達”這個集中概括,當作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特征。

十二大報告是由當時的中央主席胡耀邦做的,在胡耀邦指導下,起草工作由胡喬木主持。我參加了起草小組,也了解一些情況。

起草中的十二大報告,最初有一個部分,題為“發展社會主義的高度民主和高度精神文明”;到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四日改題為“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而將民主建設歸到精神文明的題目下來論述;八月六日七中全會後才將“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分出去,單獨列為一個部分。1982年8月21日胡喬木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書記處各同誌信。見《胡喬木書信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68頁。

在題為“發展社會主義的高度民主和高度精神文明”的各次草稿中,至遲在五月十九日的稿子中,就出現了“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的提法,雖然它不是聯係精神文明建設而是聯係民主建設來提的。

在題為“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五月二十四日以後的幾次草稿中,已經從社會主義特征的角度,提出:社會主義“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特征,就是以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而在聯係民主建設的段落中還保留著“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的提法。

在六月三日的草稿中,論述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程度,由於種種社會曆史因素,往往是不平衡的。然後說:“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物質文明還不發達。但是如同我們不認為社會主義革命一定在生產力最發達的國家首先爆發一樣,我們也不認為一定要等到有了高度的物質文明以後,才能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提法移到這裏以後,原來在民主建設段落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提法,就改用了另外的表述。關於“核心”,還是提“以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七月十二日稿,相關的段落修改為:“我們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物質文明還不發達。但是,如同隻要有了一定程度發展的現代經濟,有了當代最先進的階級——工人階級及其先鋒隊共產黨,社會主義革命就能夠在我國成功一樣,隻要我們已經建立起了社會主義製度,我們就有可能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建立起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核心”的提法,這時也改為“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這樣的格局,一直保留在以後的各次修改稿中,而對共產主義思想和實踐的論述,逐漸加大和加重了分量。

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胡耀邦代表中央委員會在大會上做報告,六日得到大會通過。

以上的敘述說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提法並不是因為提“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引起爭論才提的,在沒有提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以前,已經出現在草稿中。

十二大以後,特別是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以後,理論界又展開了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階段的討論。我當時沒有注意現在也沒有查閱這方麵的討論情況,因而沒有能力對這些討論做出評析。隻是最近看到一本理論家的回憶錄,其中提到兩篇與這個討論有關的文章。

一篇題為《關於對社會主義的理解與改革經濟體製問題》見《馬克思主義研究(叢刊)》1985年第3期學術討論欄的諸仲欣文。。文章認為,經濟改革決定中關於“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可逾越的階段,是實現我國經濟現代化的必要條件”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上一個意義重大的理論突破。由此而引申到必須把我國的社會主義階段,看作達到馬克思主義設想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的必要的過渡階段。並且引用了幾年前經鄧小平審定的《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的文章《貫徹執行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見《人民日報》1978年5月5日。,指出其中明確地說過:“我們現在的社會還不是馬克思所設想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因為在我們的社會中不但還有商品生產和貨幣製度,而且還有階級和階級鬥爭。”這實際上是重新提出了一九七九年《經濟研究》那篇文章所強調的我國社會還不是馬克思所設想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的論點。

一篇是《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曆史階段》見《人民日報》1986年5月5日的吳江文。據作者說,此文寫於1985年上半年,6月24日將論文送總書記胡耀邦,寫了一封信,說:我們的社會主義目前究竟處於什麼階段,能否說我們目前已處於“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這些是黨內有很大爭議的問題。信中還批評了一個提綱,並認為,對於我們目前的社會主義究竟處於什麼階段,中央應當有一個明確的表態。胡耀邦為此寫了一封短簡,對信中批評一個提綱的事沒有表態,但是說了:吳江此文,有些地方也有可商榷處,但總的來說倒是一篇平心靜氣探討問題的作品。你們認為如何?胡繩看了吳文,表示讚同。吳江在1986年6月還寫了一篇《論發展中的社會主義——作為社會主義預備階段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表在《馬克思主義研究》1987年2二期。。據作者說,這篇文章寫於一九八五年五月,也是針對那種將我們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等同於馬克思所說的“共產主義社會初級階段或第一階段”而寫的。文章強調:“一方麵我們固然不能因為我們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高而不承認我們已經獲得了初級形態的社會主義;另一方麵,我們也不能無視我們的社會主義尚處在不發達的初級形式的現實而輕率地宣布說我們已經進入了共產主義第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