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小商機也能做成大生意(1 / 2)

第十七章:小商機也能做成大生意

商道精髓:

在溫商看來,遍地是黃金,隻要你練就一雙善於發現商機的“火眼金睛”。生意無論大與小,敏感的溫州商人都善於“嗅”和“看”,從中發現賺錢的門道。而且,他們也不僅局限於發現小商機,而是處處從長遠考慮,努力把小生意做大。

溫商的確以善抓商機聞名遐邇,善抓商機幾乎成為溫商的共性。

財富總是鍾情於那些眼光獨到、頭腦精明之人。具備了這樣的一種素質,即使撿垃圾也可以成就一位千萬富翁。

1980年夏天的一個早晨,一個17歲的少年離開老家安徽桐城縣,帶著父親給的5元錢,去長沙姑母家。

姑母家也很拮據,少年隻得想法掙錢。姑母借來一個冰棒箱,少年天天去賣冰棒,收入甚微,少年並不甘心。

一天,他看見一個小男孩在垃圾桶裏不停地翻撿,心裏一動,我也試試去撿垃圾如何?他拉住小男孩打聽,知道了許多撿垃圾的事宜。他離開姑母家,和撿垃圾的人一起住到了長沙市郊。

開頭的屈辱是難免的,人人都是這麼過來的,慢慢就不覺得怎麼樣了。他每天早晨出去,晚上回來就有了一些錢。

撿了一年,他有了經驗,也看出了門道。垃圾在收購者那裏轉了一手,如果避開這些二道販子,直接送到工廠,收益會更大。

看到這步棋,他決定自己收購垃圾。效益馬上上升,月收入由幾百元上升到幾千元。幹了一年,他又看出了新的門道。他將撿垃圾的人組織起來,50個人一組,如金屬組、塑料組、玻璃組等,他成了垃圾頭。

幾年後,他又看出了新的門道。他把當廢鐵賣的舊自行車集中起來,搞起了自行車翻新的業務,還搞起了廢舊輪胎的翻新業務和鋁合金加工業。

這些加工業逐漸發展壯大,到1993年,他撿垃圾的第13個年頭,他擁有了自己的3個工廠,資產達數百萬元。

他又看出了下一步。他感受到城市環保的重要性,他決定從白色汙染著手。他花了2年時間考察,先後去了日本、德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最後選擇了日本的先進設備,於1999年6月,投資1300多萬元,建起了長沙環保塑化煉油廠。與此同時,他又從治理“黑色汙染”著手,成立了環保橡膠製粉廠。產品用於鋪設柏油路,防滑防凍,銷路很好。2000年7月,他又投資了新的項目——綜合性無害化焚燒醫療垃圾處理廠。這時,當年那個受人歧視的撿垃圾少年已經成了長沙市家喻戶曉的垃圾大王。

他又看出了下一步棋,要搞廢舊家電的回收再利用。他說,從環保的角度講,每生產一件新的家電,就意味著將有一件廢舊家電被利用。

無論任何時候,他總能看到遠處的一步棋。這就是他能在垃圾堆裏從小幹到大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