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善於捕捉有價值的商業信息
商道精髓:
曾經有一幅著名的漫畫用來形容溫州人的精明:很生猛的一個人,他的頭發像無線電天線一樣,根根豎立,捕捉信息;他的大腦就是一台電腦,處理信息;他的手腳隨之魔術般地拿出新計劃新產品,與此同時,鈔票如雪片紛紛飛入他那隻好像裝了“吸金石”的大口袋裏……
溫州人,天生對商業信息十分敏感。比如聽說上海的一家酒店要轉讓,他也會連忙跑去看看,“說不定能發現什麼機會”,這就是溫州人的思維方式。
成都市一位副市長是這樣評價溫州商人的:他們獨具慧眼,總能發現商機。他以四川省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廣元地區為例來說明溫州人善於在別人忽視的地方看到將來發展的遠景。
早在20世紀80年代已有溫州人在廣元地區創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堅持至今,所創建的“溫州商城”已成為廣元市最漂亮繁華的景觀。地處廣元兩側的成都和西安,從來沒有人看到廣元的發展潛力,然而相比之下,溫州人卻像發現了金礦一般發現了廣元的潛力,並在此立住了根,做紅了生意。
這位副市長稱讚道,溫州人目光的銳利和行動的果敢,讓陝川兩地人由衷欽佩。不僅如此,溫州人還特別能吃苦,他們曆盡艱辛,從商業起家,逐步涉足到工業。而最為重要的是,溫州商人又特別能經營。成都城北路荷花池市場起始於溫州人,現在的經營者基本上都是江浙、溫州的商戶。溫州商人的經商理念給四川商界許多啟發。
誠如這位副市長所言,溫州人的確以善抓商機聞名遐邇,許多典型的案例令商界叫絕,善抓商機幾乎成為溫州人的共性。說到溫州人這方麵的本領,有人說他們能夠在滿目荒山的地方發現淘金的富礦,在看似波瀾不興的泥池掀起波濤,一般人都認為沒得錢賺的地方,溫州人卻能將其變為聚寶盆。溫州人何以會有這種本領?難道說他們是特殊材料構成的,就像傳聞所說的那樣他們的頭發絲是空的嗎?
的確,許多的溫州人善於玩“絕”的,就曾有一個名叫範鳴強的溫州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天安門城樓開書店,在外人看來這個溫州人簡直瘋了。
但是,這個溫州人不是瘋了,而是太精明,精明到了讓人不可思議,甚至可怕的地步。誰也很難想到,一個來北京旅遊的溫州人竟然會在天安門城樓上發現商機,但是範鳴強就做到了。
1998年的一天,溫州人範鳴強攜妻兒來北京旅遊。行走在壯觀而又開闊的天安門廣場,他心潮澎湃,激動不已,站在雄偉和莊嚴的天安門城樓下,他突然間生出一個奇妙的想法:何不在天安門城樓開一家“馬列書店”,店內以紅黃“國旗色”為主色調,高處懸掛馬克思、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等偉人畫像,所售圖書均為偉人著作。在這萬眾瞻仰的地方,還愁生意不好做,書賣不出去嗎?
得知他這個想法的很多朋友都在笑他,是不是瘋了,“竟然想在天安門城樓開書店,那可是在太歲頭上動土,不吃紅燈才怪呢?”
但是,倔強的範鳴強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是可行的。於是,他選擇了一個獨特的年份,那就是1999年,新中國成立50周年之際,也恰恰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80周年之時。範鳴強覺得這是一個最佳的年份,於是趕赴北京,神色肅穆地叩開了天安門城樓管理處的大門。結果是在範鳴強預料之外,管理處不僅當場拍板同意,而且還特意地關照這塊“紅色陣地”,破例對這家書店免收租金。
這就是溫州人。沒有什麼他們不敢想的,沒有什麼他們不敢做的。當然,很多時候,憑借他們過人的眼光、智慧和膽識,也沒有什麼他們做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