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花大錢搶占黃金寶地
商道精髓:
在軍事上,據關守險,占據最高點,將是獲得勝利的一大保障;在商業中,搶占最好的商業區域,是溫商在激烈的商戰中占據優勢的一大法寶。
荀子說:“吾嚐跛而望之,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世間的事都是這樣,隻有站得高才看得遠,做生意也是如此。一個開在鄉村裏的小店,無論有多麼齊全的貨物,能有多少城裏人會專程跑到那裏買東西呢?所以做生意的目光不能隻著眼於鄉村,立足於身邊人的需求。否則,時間久了,外麵的世界流行什麼,你都未必得知,自然也很難做出大生意,賺到大錢了。
這從反麵證實了一個道理:做生意,必須選擇一個利於生意發展的環境。信息、時尚、市場需求、優越的地理位置,都是這種環境的一部分,而在這裏麵,地理位置又至關重要、首當其衝。
溫州人經商特別注重地理位置的選擇,首先要占據地利之勢。對於溫商來說,在一個地方做生意,一定會選擇最有利的鋪位:開工廠的,要選擇交通便利、工業繁忙的地段;開商鋪的,要選擇人群輻輳、商業繁榮的地方。這就是搶占製高點。但要進軍先進的市場,買下旺樓鋪,得花大錢,而且是一分價錢一分貨,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大本錢有大收益,舍不得投資怎能賺錢!因此,是有經商意識的溫商是舍得花大錢來搶占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的經商寶地的。
改革開放初期,溫州商人就盯上了中國開放的門戶,也是金融、經濟、生產的一個最大基地的上海。為此,大量的溫商紛紛搶占上海灘。
溫州傳奇商人王均瑤曾說過:“我在溫州很有名氣。可一到上海,就太微不足道了。上海就像美國的紐約,它的人才資源和信息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為此,他在上海投資數億資金,購買了200畝地,建設自己的航空服務基地。
20世紀初的上海曾號稱是“冒險家的樂園”,聞名遐邇的南京路則是這一寶地中的至寶,尤其對商家來說是寸土寸金。能在南京路擁有一家店鋪,不僅是商場行家的夢想,同樣是生產廠家的追求,同時也是資格和品牌的需要。
溫州日月集團斥資12億元,於1991年1月在南京路建造了6個樓麵、近1萬平方米的上海名牌銀樓。奧康集團的上海大型專賣店於同年3月開張,宣傳攻勢搞得鑼鼓喧天。進入火紅的“紅五月”,溫嶺“珍珠王”丁美富在南京路上創建了“珍珠城”。正如丁美富所言,到了上海,在南京路紮根,就是一個成功的佐證。為了進駐“中華第一商業街”,溫州商人鄭榮德的做法令人折服。
出身海島漁家的鄭榮德是一名早年闖蕩上海的溫商,他創建的華東電器集團近年來在上海悄然崛起,越做越大,成為上海商界的一匹活力四射的黑馬。同許多溫商一樣,鄭榮德也把進入南京路、取得商界名流資格、贏得更大效益作為自己的戰略目標。為此,到了2000年5月,他又把公司總部遷居離南京路步行街僅有百米之遙的河南中路與天津路交叉口,在這裏興建了一幢頗具檔次的6層辦公大樓,樓麵鑲嵌的花崗岩使得整座大樓華貴典雅。按理說,公司現處的地段也一直是上海商業的繁華區。但在鄭榮德心裏,這裏並不是他理想的目標,作為一名追求完美的溫州企業家,入駐南京路並不是一個麵子的問題,而是他整體構建自己企業規劃中的一個理想目標。
2001年夏,機會終於來了,原來上海新世界集團在南京路上興建的一幢9層大樓竣工,但該集團並不想自己經營,而打算整樓出讓。在鄭榮德聽說這一消息之前,新世界集團的決策層剛剛透出的信息,便迅速傳到了北京、廣東等地,當時即已有人聞訊而至,與新世界集團交涉,談判了不知多少次。由於新世界集團知道這幢9層大樓占據了南京路的要津,因而待價而沽,並不著急。鄭榮德知道這一消息後,立即與新世界集團決策層進行接觸,而後召集自己公司的決策要員,共商購樓大計,並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擬出了幾套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