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要想賺錢,先要愛錢(1 / 2)

第二章:要想賺錢,先要愛錢

商道精髓:

也許財富本身對溫州人來說不是唯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追求財富的過程和精神,這種精神才是溫商最大的財富。因此他們說,你們可以把溫州所有的財富都拿走,但隻要有溫商存在,他們很快又會再造一個溫州。

在溫商看來,要想賺錢,先要愛錢。對此,在法國開店的張利說:“從小就知道賺錢、做生意,這是我們溫州人的一種傳統。”

發大財,必然先要有發大財的雄心壯誌。沒有資金,沒有場地,沒有社會關係,沒有知識經驗,總之一無所有,但這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沒有發大財、賺大錢的欲望。

如果你真想致富,那麼,你就讓你的金錢欲望強烈起來,就從“愛錢”開始吧。

有人說溫州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確有不少溫州人都是經商天才;有人說天才靠勤奮,溫州人確實得益於他們天生品性中的勤奮;有人說天才靠激情,溫州人對商業的熱情確實是很多地區的人所不具備的。因為他們從小就有著強烈的金錢欲望。

方德華5歲時表現出來的強烈的金錢意識和經商才能就足以使人大吃一驚,他已對做買賣表現出出奇的熱情。對於小德華來說,這世上最好玩的遊戲不是擺弄布娃娃和玩具火車,也不是捉迷藏、過家家,而是做買賣。他經常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標上價格,賣給鄰居和鄰居家的孩子,有的東西價格難以確定,他就把憑想象決定的價格標上。可更為離譜的是,他6歲時竟將自己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標價為1萬元。姐姐認為值不了這麼多錢,他的回答是:“這麼漂亮的東西別人都沒有,我想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

小小年紀的他除了對商業的領悟,更為有趣的是他對商業的迷戀和熱情。童年的方德華對商業表現出的激情,影響了他今後的生活曆程。

上中學後,從作業本、乒乓球到自行車,方德華像個熱衷於商務的精明的猶太人一樣,什麼都倒騰。“客戶對象”自然是自己的同學們。老師認為他學習不認真,責備他在班上做生意,結果他反倒說服了老師,把一台收音機推銷給了老師。老師興致勃勃地拿回家去聽。 考上杭州師範後,方德華還是盤算著自己的生意經。和經商比起來,上學讀書反倒像是一個副業。方德華在校園裏擺小攤賣書、賣文具、賣郵票,為同學聯係家教收取中介費。1984年,他在宿舍裏不小心撞翻了熱水瓶,瓶膽爆碎了。看著漂亮的熱水瓶外殼,方德華突然來了一種商人的靈感:學校裏撞翻熱水瓶的事太常見了,那麼多的熱水瓶撞翻了,同學們都把好端端的外殼扔掉。因為校裏校外沒有一家商店專門賣瓶膽,都隻賣整個的熱水瓶。如果能弄來瓶膽賣給打翻熱水瓶的同學們,肯定會受大家的歡迎。方德華這麼一想,喜不自禁,就在附近一家商店訂購了50個熱水瓶膽,帶進了校園。白天上完課他在食堂門口擺攤,晚上就在宿舍裏等“客戶”上門,當天就把50個瓶膽賣光了。

接下來的兩年裏,方德華找上大商店,按期大量訂購熱水瓶膽,然後跑遍整個杭州所有的大中專院校,委托學生代理銷售瓶膽。在促銷尚未被人們所認識的20世紀80年代,方德華還想到一種當時比較超前的促銷手段:他向買瓶膽的學生保證,兩天之內如果瓶膽又碎了,他可以免費給換一個。自然,熱水瓶兩天就碎的可能性太小了,誰也犯不著為一隻瓶膽耍賴。這一條對方德華來說有和沒有區別不大,但對學生來說可就不同了,他們覺得在買熱水瓶膽的同時帶回去了一個保證,還有著一種精神上的安慰,他們覺得很新鮮、很放心。在校期間,方德華還成立了一個家教中心,貼出海報宣傳,將宿舍作為辦公室,自己就做中介,為校外請家教的人找家教,為同學們找活幹,業務十分繁忙。

1986年,方德華畢業了,此時他的存款已超過了1萬元。別的同學都在為畢業後的出路牽腸掛肚,方德華卻憂煩俱無。他覺得自己也算是有點資本了,不如索性下海去實現自己創富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