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宮內工具避孕。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宮內節育環攜帶者的脫環率為5至20%。脫環的因素和使用者的年齡、分娩史、放環時間的長短、何時放置、放置者的技術水平以及節育器大小、品種有關;另外較少見的有宮內節育器異位,可能與節育器的大小、質地、形狀、子宮位置或術者的技術有關。無論是脫環或是環異位,婦女不知道自己麵臨著可能懷孕的危險而同房,就可能會導致意外的妊娠。願意放置節育環的同誌應在月經幹淨後3至7天施術,有月經延期或哺乳期閉經的人,應先做詳細的婦科檢查,排除早孕,才能放置宮內節育器。人工流產後如子宮收縮不好或出血多者暫時不要放環。施術後按期於1月、3月、半年各隨訪一次,以後每年檢查一次,以便隨時發現脫環或其他不正常情況。
(4)宮外藥具避孕。陰道隔膜、宮頸帽、避孕套、泡沫劑、避孕軟膏和膠凍、陰道栓劑等方法,都是安全、有效、無副作用、不影響本身及後代健康的好辦法,缺點是有的影響性感效果,並可能因使用不當而導致妊娠。如果僅選擇其中之一單獨使用,往往在男子射精時不能阻止所有精子進入子宮。外用避孕藥膜或栓劑,也會因藥物溶解時間不定及個體差異而影響避孕效果。陰道隔膜和宮頸帽每次行房時都要使用,一次不用就有懷孕的可能;使用須檢查有無漏孔、裂縫、彈簧變形;行房後要在8至12小時後再取出,但不要超過24小時;婦女生育後,陰道的長短、鬆緊度發生變化,應重新選配型號(最好在產後3個月後再選)。所以正確使用外用藥物和工具是避孕成敗的關鍵,最好采用陰道隔膜和陰莖套,宮頸帽和殺死精子的軟膏、效果較好。
(5)其他避孕方法。性交中斷、體外排精法,如能熟練掌握,也不失為好的避孕方法。但大多數人不易掌握,效果隻有]5至20%。因為在射精前陰莖流出的液體中可能就有活的精子,所以即使沒有在陰道內射精,也可能會發生妊娠;或者是性交時難以控製,陰莖拔出過晚,使精液散落在陰道內,也可能引起懷孕。總之這種方法容易失敗,不宜推廣。
壓迫尿道避孕法是在射精前男方用手指壓迫會陰部一分鍾,以關閉尿道,迫使精液逆流入膀胱。這種方法須掌握好壓迫時機、壓迫部位和壓迫技巧。同體外排精方法一樣易失敗,最好不用。
十、避孕套的防病作用
安全期避孕雖然大家願意接受使用,但計算排卵日期較為複雜,僅適用於月經周期規律、排卵恒定的婦女,並需通過較長時間測量基礎體溫,準確掌握排卵期,才能確定絕對安全期的性生活。但是環境變化、情緒波動、疾病、精神刺激、性生活紊亂等因素的影響,都有可能使排卵提前或推遲,導致避孕失敗。所以安全期並不安全,不宜普遍推廣。
目前使用的避孕方法都各有優缺點,若能應用得當,根據每人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措施,掌握注意事項及使用要點並堅持認真使用,其效果都是很好的。
避孕套乃是一種簡便可靠的避孕工具,長期以來在計劃生育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它不僅能節製生育,而且還有幾種預防疾病的用途:
(1)治療免疫性不孕。少數婦女結婚以後,通過生殖係統接觸男子的精子(抗原),產生一種抗精子抗體,從而引起不孕。對於這種不孕,男方經使用一段避孕套後,可以使女方的抗精子抗體消失,最終達到受孕的目的。
(2)防止早泄。部分男性婚後有不同程度的泄現象,通過使用避孕套,可以減輕陰道壁對男性生殖器的刺激使性信號向大腦皮層的傳遞減衰,從而起到推遲射精時間的作用。
(3)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兩性間相互感染。使用清潔的避孕套,可以避免男性生殖器上的汙垢進入陰道,特別是患有尿路感染和前列腺炎的男性,在射精時通過尿道會將細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混入精液,置入陰道或子宮,引起女性陰道炎或盆腔感染。使用避孕套還可避免夫妻之間滴蟲性、黴菌性疾病的相互感染。
(4)防止女性生殖器腫瘤。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男子生殖器包皮下的汙垢,對女性內生殖器長期刺激,不僅會形成慢性炎症,而且還有致癌變的可能。而且男方精子中的核糖核酸很可能也是一種整合性的致癌因素,在其他致癌的共同作用下誘發癌症。故應用避孕套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避免女性生殖器惡性腫瘤發生。
(5)防止宮頸糜爛。宮頸糜爛主要是因為性生活不衛生所致。但近年來有人提出,由於子宮頸經常浸漬在偏堿性的精液和陰道分泌液中,也會使宮頸複層鱗狀上皮細胞變性脫落,脫落麵即為子宮頸管增生的柱狀上皮所覆蓋,因柱狀上皮菲薄,其下間質透出,呈鮮紅色,形成所謂的宮頸糜爛(注:宮頸糜爛並非真正的糜爛麵)。因此,使用避孕套對防止宮頸糜爛有一定的作用。
十一、避孕藥副反應及處理
避孕藥物主要是作用於腦下垂體和卵巢,抑製腦下垂體分泌或釋放促卵泡激素和黃體生成激素,使體內的激素水平受到一定的影響,從而達到避孕目的。絕大多數婦女服用避孕藥後,不會有任何副反應;但有少數婦女服藥後,會引起各種不適症狀,通稱為避孕藥副反應。本文將常見的副反應發生的原因及處理綜述如下,以供育齡婦女參考。
(1)類早孕反應。是常見的一種副反應。表現為惡心、胃納不適、頭暈、困倦、臉上長黑斑等類似懷孕早期的反應,所以稱“類早孕”反應。常發生於服藥的頭一二個月,極少持續到3個月。
類早孕反應輕者不需處理,一般一周左右藥物反應可以逐漸減輕或消失。反應較重者可以將服藥時間改在晚飯後或睡眠前,這樣當藥物反應時,正是熟睡的時候,不會感到不舒服;反應時可以吃點東西或嚼點鹹菜、生薑,喝點濃茶,或口服維生素B20mg和維生素C200mg,每日3次,連服1周。針灸合穀、內關等穴對類早孕反應有較好的效果;也可以調換服藥品種來減輕副反應,如原本服用1號避孕藥副反應重時,可換服2號或18號-一甲短效避孕藥等;個別人在必要時,還可用少量的鎮靜藥對症處理。
(2)突破性出血。突破性出血是指初期服用避孕藥時,少數人出現點滴樣或月經樣陰道出血,有時發生在月經周期前半期,有時發生在後半期或中期。引起突破性出血的原因有四種:①服藥方法不當,沒按規定的要求服藥,如漏脤或遲服,影響維持體內激素的平衡引起出血。②由於藥物保管不當,使之受潮、潮解、變質或糖衣剝離後藥量不足,不能維持子宮內膜的生長。③個人體質差異,因服用的雌激素劑量過少,使子宮內膜呈片狀脫落而出現不規則出血。④因為體內接受(口服或注射)外源性雌、孕激素後,與體內內源性雌、孕激素之間失去平衡而引起出血。
防治突破性出血要做到按規定服藥,防止漏服遲服;點滴出血者,每晚加服1片1號或2號避孕藥(即每日服2片)或另加1至2片炔雌醇片與避孕藥同服5可以連用3個月經周期後停服;若停用炔雌醇後又出現突破性出血,則可改用含雌激素稍大的避孕藥,也可更換藥物品種。
(3)月經量減少、經期縮短或閉經。因為避孕藥本身就是女性激素,一般會使月經量減少、痛經減輕、月經規則,所以對患月經不準、月經過多和痛經的婦女有治療作用。但極個別婦女服藥後,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這主要是子宮內膜受到藥物中激素的作用後變得非常薄的緣故。這種變化不是病,不會影響機體健康,也不會影響今後的生育,:停藥後可以逐漸恢複正常。但有明顯變化時必須治療;月經量過少者可加炔雌醇1至2片和避孕藥同服;月經期縮短少於21天以上時,可以適當延長服用短效避孕藥3至5天,人為地延長月經周期;有閉經者應停藥觀察,等待月經自然恢複,若停藥後半年仍不來月經者,可用克羅米芬50mg,每日1次,連用3至5天為一療程。必要時可以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5000至10000單位,對刺激排卵、誘發月經有較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