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沉默的挽歌(2 / 2)

沈良。資曆最久、也是方元帥最信任的一位副手,從方以航還未曾成為元帥之時,就一直跟隨在方以航的身側。幾乎在每一個重大場合,隻要是方以航出現的地方,總能看見沈良的身影。雖然說,所有上將在方元帥的光芒之下,都隻是方元帥的影子罷了。可隻有這一位,是真真正正、切切實實的作為如影隨形的存在,一直陪伴在方以航元帥的左右,作為元帥最堅實的後盾、最忠實的影子。

但以資曆和出鏡率而論,這一位,似乎是最接近那個位置的存在。

然而做慣了跟班,習慣於沉默,沈良上將似乎缺少某種領導人的特質。作為一個獨立的存在,他似乎很難成為聯邦公民信賴的存在。

盧瑟。以鷹派第一人而聞名的鐵血上將,在議會之時,常常與方以航的論調格格不入、截然相反,是聯邦頂尖層次中,爭議最大的一位上將。相比於常常與方元帥一同出鏡的沈良上將,關於盧瑟上將的報道同樣很多,且往往是獨立存在的。盧瑟所提出的觀點,總是充滿了激進主義的味道,滿懷著變革的野心以及決心,好似暴風雨一般洗禮著聯邦人。

他很擅長抓出機會,表現自己,總是會冒出一些獨特的聲音。雖然總是和方元帥唱反調,但也有人提出,聯邦需要不一樣的聲音,所以並不缺乏支持者。

而因為這種激進的性格,聯邦公民對他的觀感也很極端。喜歡盧瑟上將的,往往是支持他的鐵杆忠粉;而討厭他的,每次見到那頭鮮豔的紅發,總是忍不住扔臭雞蛋的衝動。

梁敬之。比起上將的職稱,他更為人稱道的,反而是外交手段和調和矛盾的能力。這個人永遠掛著一副彬彬有禮的微笑,站在好似最公正公平的位置,作為中立黨而存在。在****和鷹派之間,他好像並沒有什麼明確的立場。而東聯邦和西聯邦的利益劃分,他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偏向。每次矛盾激化的時候,便是他展現的舞台,永遠像是和事老一般協調這所有人的矛盾和衝突。

他似乎是和盧瑟截然相反的存在,不會讓人覺得討厭,但也永遠無法真正的親近。

雖然起到的作用是無人可以替代的,可因為沒有主張,也很容易給人以牆頭草的印象。

管銘。對於東聯邦的公民而言,這一位的姓名幾乎沒有留下什麼印象,因為他的主要活動範圍,是在西聯邦。雖然是上將,但因為聯邦的政治中心位於望京,所以西聯邦方麵的負責人,也不是特別待見他。在西聯邦自由活躍得有些過分的氣氛中,他的聲音總是輕易的被淹沒,好像沒什麼地位的樣子。

總而言之,管銘上將幾乎沒什麼存在感,以至於很多聯邦公民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隻會覺得耳熟,但細想下來,卻是一片茫然。

陸其行。這一位也是旗幟鮮明的****,一直負責聯邦公民的權益問題,是六位上將中最為親民的存在。他擔任上將的時間還不到十年,但年齡卻比方以航元帥還要更大,略顯老態的麵容,總是讓人感覺像是鄰家的老爺爺一般。雖然會顯得更加親切,在聯邦公民之中的呼聲也很高,可是以他的高齡而言,並不足以坐上聯邦領袖這個職務繁重的位置。

這也是,讓很多人遺憾的地方。

不過他倒是很明確的表示過,看好聯邦新生的血液,看好方湛的未來。

至於最近才出現在聯邦視線中的方湛,作為上將,他是最年輕、也是資曆最淺的一位。

但是無論在公民、還是在上將之中的支持率,都並不算低。

或許是那張冷峻卻肅穆的麵容,讓人感覺沉穩如山,有一種安全感;又或者他令人驚豔的努力,讓人發覺這位青年的能力和潛力,因而願意信賴他;又或者方元帥獨子的身份,和那張隱約熟悉的眉眼,給予了很多人親切和懷念的感覺……

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卻是方以航元帥,在最初向眾人引薦方湛之時,就曾明確表示過,方湛是他的接班人。

縱然接班人一詞,到底說的是方家還是聯邦,還存在著爭議。但半數上將對於方湛的上位,都表示支持;而聯邦的公民,也因為方元帥給予的信心,願意相信這個看起來十分年輕、卻也同樣可靠的青年。

在這樣的風潮之下,對方湛的上位,許多新聞媒體開始造勢。但同樣存在獨立特行者,提出了相反的論調。

而這一家媒體,卻是在東聯邦極具影響力的《望京日報》。

葉棉此刻刷開了光屏,神情複雜的看著頭版頭條……的最後一行。

在文章的結尾,比正文小上一號的斜體字,正安然盛放在角落裏。

——撰稿人顧小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