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巍峨大別山(1)(3 / 3)

幾年之後,在新四軍隊伍中,錯殺的命運落到了第四支隊司令員高敬亭的頭上。

葉挺軍長完成了蔣介石以十萬大洋懸拿的高敬亭人頭。反高以後又槍殺了主持四支隊後方工作的王占元同誌,紅二十八軍許多幹部受株連,搞得人人自危。為此有一百多名紅軍指戰員對處理高敬亭不理解而離隊。老人們說,江北指揮部政治部和軍部領導的做法也是錯的。這是後話。

6月初,鄂東北獨立團在新任團長、政委陳希堂和李明遠的率領下向外突圍,由於行動路線選擇不當,在光山縣老君山、天台山遭國民黨軍一〇二師一個團包圍,好不容易打出來,6月7日,在禮山縣一帶再次闖入國民黨第四十七師一個團的包圍圈中。徒涉兩義河時,正值大雨,山洪暴發,部隊被衝散。最後除三十餘人突出重圍外,大部犧牲。這是獨立團三年遊擊戰爭中損失最慘重的一次。

與此同時,鄂東北道委機關和直屬隊二百餘人及手槍團二。三分隊,在根據地被包圍,向北突圍,進入淩雲寺以北地區,又遭敵阻擊,於是折返卡房,再遭敵襲擊。道委機關和直屬隊被打散,其中大部分壯烈犧牲,傷員被敵殘害。

特務營和手槍團三分隊向黃安天台山轉移時,於6月5日被國民黨軍第三十二師跟蹤。6日,衛立煌和豫鄂皖邊區巡視員袁德性到麻城親自調兵,組織第十一路軍和第三十三師各三個團,以及第四十七、第一〇二、第一〇三師各一部,在湖北省保安團的配合下,以數十倍於紅軍的兵力,秘密實施合圍。而特務營和手槍團三分隊卻全然不知,當部隊行至黃安縣瓜兒山附近時,被敵合擊,苦戰兩晝夜,終因寡不敵眾,部隊被打散。後在當地便衣隊的協助下,收攏一百九十餘人,編成兩個連,向黃岡一帶去遊擊。

部隊不斷受挫,形勢極為不利。高敬亭心急如焚,找來林維先商討該怎麼辦。

兩人一致認為隻有盡快打到包圍圈外去,才有可能調動敵人,從而緩解危急。高敬亭想了想,望著林維先說:“這個任務交給你怎麼樣?”

林維先一怔。他知道這意味著不僅要冒死突圍,而且要保存力量在外圍狠狠打擊敵人,責任重大。但危急時候,義不容辭,林維先說:“政委,你就下命令吧。”

“好。我命令你率紅二四四團第一營和新組建的第二營突出重圍,打到平漢鐵路以西去開展遊擊,盡快調動敵人。”

6月12日,林維先趁夜色出發了。可還沒靠近鐵路,便遭到國民黨第一〇二師一部的截擊。林維先率部勇猛衝殺,奮勇向前。結果,第一營雖然傷亡慘重,但總算衝過了鐵路,新二營被敵人隔斷,被迫向東南方向轉移。新二營一路多次遭到圍追堵截,疲於應付。6月26日,來到麻城縣盧家河附近的一座大廟裏,因過度疲勞,戰士們躺下便起不來了,紛紛入睡,卻又遭敵人襲擊。除極個別趁混亂死裏逃生外,次日清晨戰鬥平息時,新二營便不複存在了。

國民黨在“圍剿”主力紅軍的同時,對各地便衣隊也進行前所未有的大“清剿”。

移民並村,“霸路”(預先在路旁設埋伏)。“跟路”、搜山、倒林、“摸魚”半夜突然包圍一個村莊挨家挨戶進行搜查,政治欺騙等等,什麼手段都用上了。這樣各地便衣隊建立的群眾基礎大部分被摧毀,控製地區也大部喪失。大多數便衣隊處在缺衣少食、風餐露宿的惡劣環境中。

在國民黨軍瘋狂的“清剿”下,紅二十八軍和鄂東北地方武裝雖然受到了極大的損失,但都沒有喪失鬥誌,依然英勇頑強地進行著鬥爭。

這裏僅舉一例:

皖鄂特委書記何耀榜帶著便衣隊來到了何家大田。全村死一般寂靜,人都被移民走了。看看四周沒有什麼變化,就輕輕地走進了秘密聯絡點何甲長的屋子,有的找個角落躺下就睡,有的在四處找充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