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明察秋毫1

巧斷偷鍋

一天,包公正在公堂上批閱公文,突然,拉拉扯扯地進來兩個打官司的人。

包公抬頭一看,一個像是小商販,一手提口鐵鍋,一手緊揪住對方的衣襟;被揪的是個瘸子,而且隻有一條手臂。

衙役拉開兩人,喝令他們跪下。

包公問:“何事爭執?從實說來。”

那商販模樣的向上叩頭,指著放在地上的鐵鍋說:“稟告大人,小人開了個小店,販賣這鐵鍋養家糊口。昨天半夜,被小偷偷去五口。小人發覺後,佯裝不知,今天果然這小偷又來,被小人捉獲,請大人明斷。”

那跛子急忙申辯說:“大人,小人是個殘廢,隻有一條好腿,一隻手臂,”說著揮了一下左手,“那鐵鍋這麼沉,我如何拿得起,又怎能偷得走?望大人為我伸冤。”

包公聽了兩人的話,一時難以決斷,暗暗沉思,看那商販,寬額頭,厚嘴唇,一臉忠厚模樣,說話的神情也不像是誣告,但他一無見證,二無贓物,五口鐵鍋不知在哪裏,怎能給跛子定罪?況且跛子的話,也不無道理,叫我如何是好……包公想了好一會,忽然眉頭舒展,計上心來。

他拿起驚堂木,重重一拍,指著商販,大聲喝道:“大膽刁民,那跛子手足俱殘,怎能偷你鐵鍋?分明是你誣告人!”小商販一聽,叫苦不迭。

包公又對跛子說:“這人誣告你,本官自會處置。念你蒙受冤屈,又是殘廢之人,現把這口鐵鍋賞給你,你拿回去吧。”

跛子一聽,非常高興,他的老鼠眼滴溜溜轉了幾轉,心想:“都說包公斷案如神,其實是個糊塗蛋。我偷鍋非但無罪,反而受賞哩。”他想著,高高興興地走到鐵鍋前,用那左手抓住鍋口,用力一提,腦袋就勢一低一伸,大鍋就順順當當地被他頂在頭上了。他挺直腰,一顛一簸,得意洋洋地向外走去。

包公把這一切看在眼裏,心中全然明白。他拿起驚堂木,又是猛地一拍,大聲喝道:“大膽毛賊,還不趕快站住!本官把鐵鍋賞你,實是試探,看你所說的是真是假。果然你得意忘形,露出破綻。你動作熟練,分明是個慣偷。左右,與我快快拿下!”

跛子一聽,知道中計,隻得乖乖地招認。

檢驗絕招

宋朝末年,我國已與各國開始海上貿易。上海是最早的貿易港口之一,受鬆江府管轄。當時進出口的貨物已達數百種。出口最多的是早已聞名海外的中國瓷器,進口最多的就是被稱為“花番布”的印花洋布。鬆江府還專門設置了一個檢驗進出口物資的官員,叫“市舶官”。

第一任市舶宮剛走馬上任就麵臨一個棘手問題,使他寢食不安。

原來,當時有個最大的洋商,名叫愛提斯,是個狡詐之徒。那時漂洋過海全是木船,千裏迢迢,難免遇到風浪,船要進水,而布一旦浸久了水就要受損。愛提斯欺中國沒有檢驗儀器,每逢船艙進水,就在未到達上海之前,停在沿海的隱蔽島嶼上,雇人將受潮受損的洋布曬幹整理,然後再進港。對這種布,單靠肉眼根本無法分辨,隻能照數收下。

我國出口的瓷器,盡管用稻草紮、竹籮裝,可是經過長途跋涉、海上顛簸,到了國外還是破碎嚴重,因此交貨數量不足,常常被罰款。

市舶官眼看受洋人糊弄,白花花的銀子流入他們的口袋裏心痛呀!他感到上負朝廷,下負商人、百姓,茶飯無心,終日苦苦思索。他想呀,想呀,這一天忽然臉上露出了笑容。

不多日,那個愛提斯又運了大批洋布到達港口。市舶官知道其中又混進不少海水浸過的布,但他不動聲色,立刻發出請帖,在知府大堂宴請中外布商。

應邀的中外商人按時來到燈燭輝煌的知府大堂。賓主坐定後,市舶官下令上菜。但端上來的,既不是山珍海味,也不是熊掌鳳肝,而是在每人麵前放一隻潔白的空瓷盆,大家不免納悶。這時市舶官令人取出一匹洋布,先請赴宴客商驗明布上印記,然後當場將布剪成豆腐幹大小,在每人盆中放上幾塊。放好後,市舶官拱手說道:“在菜肴上來之前先請諸位嚐嚐愛提斯先生進口的洋布。”說著他從盆中取出一塊布放在口中嚼了起來。眾商人不得不跟著把布放在口中咀嚼起來。原來市舶官是當眾檢驗洋布。

這時,市舶官問大家:“味道怎樣?”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滿口鹹味!”隻有愛提斯說他嚐不出什麼味道。市舶官說:“那好!。”又命人當眾抬出一口大鍋,放在熊熊火爐上,注入清水,然後把剛才那匹洋布剪下一段在鍋中煮了一會兒,取出布匹;接著又命人在每人席前送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豆漿。市舶官先讓眾人嚐豆漿,淡而無味;再命人將鍋中煮布的水舀在每人的豆漿中,那碗中的豆漿頓時凝成豆花。市舶官問愛提斯:“愛提斯先生,你還有何話可說?”愛提斯一臉尷尬,隻得當眾承認部分布匹確實被海水侵蝕,同意退貨賠款。

雖然初戰告捷,但市舶官又想到:“點鹵凝漿”的辦法隻能檢驗布匹是否受海水侵蝕,如果船隻在長江口遇到風浪,布受江水侵蝕,沒有鹹味就很難檢驗了。他想來想去,一時想不出好辦法,就到各船上實地考察。一天他在一艘船上撿到一粒綠豆,頓時心裏一動,喜上眉梢,立刻把綠豆放在袖中。回府後,他再次招請各洋商,向他們宣布說:“今天我國進口洋布,同時進口綠豆。在裝船時,必須一行布匹,一行綠豆。船抵上海港後,先驗艙,後起貨,否則布匹一律拒收。”洋商們聽了這個怪規定,迷惑不解,隻有愛提斯肚中暗暗好笑:這又是你用的妙計,還能瞞得了我?上次失著,被你占了便宜,嘿,以後休想!

很快到了來年九月十五日,愛提斯的貨船到了。市舶官親臨船艙檢驗,果然一行洋布,一行綠豆,裝得整整齊齊。於是市舶官同意啟艙,並約定仍在知府大堂檢驗。

到了檢驗那天,知府大堂內中外商人雲集,大堂外麵還來了不少看熱鬧的老百姓。待人員到齊,市舶官登堂問道:“愛提斯先生,你這次貨船可曾進水?”愛提斯用手在胸前劃了個十字,說:“靠上帝保佑,這次風平浪靜,船艙滴水未進!”市舶官又問:“別人的船都在八月底進港,你為何九月十五日才到?”愛提斯說:“因為裝貨慢,遲開幾天船,到得也晚了一些!”市舶官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說:“你不是說這次途中風平浪靜嗎?我們中國有句諺語,叫‘三月三,九月九,行人莫從江邊走。’今年的九月初九日,長江口風浪特別大,你的船在哪裏?”這一問,問得愛提斯張口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