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怪病怪法(1 / 2)

感冒好了些。喉嚨還是癢的不像話,咳嗽的感覺直追小李飛刀。

有票就扔幾張過來吧,要不然,小李飛刀,例不虛……咳咳……發~!

**********************************

藍建國看著站在病房外白茫茫一片人群有些傻眼。悄悄拉了一下走在前麵的杜仲,低聲問道:“前輩,這是什麼意思啊?怎麼這麼大陣勢?”

杜仲也挺納悶,昨天下午他們回去之後原本是想找嬰兒父母商議一下是否願意讓藍建國接手治療的。也不知道是誰走漏了消息,搞的原本就緊張異常的中西醫兩大陣營全都炸了鍋。

在得知人家不但認識這種病的來曆,並且還提出了治療方法之後。這些人信與不信的都急著想要看到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嬰兒父母的意見反倒不那麼重要了。經過一番勸說之後,本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態度,嬰兒父母總算同意了讓藍建國接手治療。

這件事經過雙方陣營好事者的一番炒作之後,迅速的在圈子裏引起了高度重視。於是經過仔細研究,雙方各自派出幾十位醫生來見證這個病例的治療過程。

就在杜仲領著藍建國和李超下車的這當口,雙方還就糯米和生絲布如何治療進行著難分難解的辯論。西醫就兩種材料的元素入手,分析的頭頭是道,證明這兩種東西來治病分明就是無稽之談。而中醫則從古籍入手,引經據典證明這兩種東西在中醫曆史上早就有用來治病的先例。正吵鬧不休的時候,杜仲領著兩個小孩子走了過來。

由於昨天杜仲回去談這件事的時候,根本沒說藍建國的來曆,所以大家還都一致以為這位能一眼認出怪病的醫生是個老夫子,至少也應該是個中年人。待聽到杜仲引見之後才知道,年齡大點的那個還不是正主,藍建國居然是那個小點的。

今天來的這些醫生全都沒見過藍建國和李超,看他們的年齡最大不過二十歲,而中醫非常講究一個經驗的問題。這麼個毛頭小子,能有多大能耐。這下連原本抱著一線希望來為中醫正名的那部分人也有些喪失信心了。

李超渾然不在意圍觀群眾的多少,他昨晚就想好了,今天來的人越多越好。治這種病要說讓藍建國出手,十拿九穩不敢說,八成把握總是有的。再加上自己在旁邊協助,這個問題要是解決不了簡直就不用混了。當下也不搭理這些人,拉著藍建國就進了病房先看小病人。

檢查了還浸泡在營養液裏的嬰兒之後,兩人確認了病情。又和嬰兒父母做了一點溝通,為了不讓治療過程受到幹擾,請孩子父母授權自己全權醫治之後就讓他們回避了。接下來就開始招呼讓人將準備好的生絲布和糯米帶過來了。這兩樣東西檢查完了之後,藍建國並沒有動手開始治療,而是問他要求準備的花園一角安排好了沒有。

這麼大的醫院,草坪綠化帶都有好幾十片,為了確保這個特殊病例能被順利治療,醫院大開綠燈,特意將一個小點的花園劃了出來,搭了個棚子專供藍建國使用。

藍建國到花園檢查了土壤之後,自己動手鏟去了一米見方的一片草皮,又挖出了一個一尺左右的小坑出來。然後又回到了病房,向李超示意準備好了。

李超將三十斤糯米放進一個不鏽鋼容器裏,兌了水開始攪拌。藍建國則將那些生絲布裁成各種形狀。一群隔著玻璃圍觀的醫生見這兩人的樣子完全不像治病的模樣,不禁議論紛紛。

李超攪動的力度越來越大,十幾分鍾後,眾人幾乎都看不到他的胳膊了。隻見一道黃光繞著那隻不鏽鋼筒子飛快的旋轉著。光是這一手,就讓很多人自愧不如。有幾個中醫派的已經開始小造輿論了。說什麼中醫的治療過程中,手法和過程以及用藥的器皿都非常講究,一個不小心就會影響功效。中醫派眾人紛紛點頭附和,而西醫派則一如既往的撇嘴表示不屑。

又攪了十幾分鍾,李超將手中攪拌的那支竹棒向上一提,整個筒子隨著他的手一起離開了地麵。裏麵的糯米糊已和筒子結成了一個整體,他抬頭向藍建國示意了一下。藍建國那裏也將裁好的生絲布攤開了。

一群醫生光是看李超攪拌的這一陣子花的力氣,再想想自己的身子骨,覺得即使今天看完了整個過程,也不見得就能學的會人家的本事。不由的有些沮喪。又放不下好奇心,便更加仔細的向裏觀望。

隻見李超和藍建國幾下就把大半筒的糊糊塗在了生絲布上,大家都明白這是要用來做外敷的了。就是不知道這東西敷上之後有沒有用,也不知道他們將要如何將嬰兒從營養液中取出又不會讓孩子的體液流失,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摒住了呼吸,安靜的有些詭異。

李超走到培養皿前,將孩子頭上貼的幾個信號貼輕輕揭了下來。直接伸手將孩子從營養液裏撈了出來,輕輕放到鋪好的生絲布上。兩人一齊動手,三下五除二將孩子用攤滿糯米糊糊的生絲布纏的嚴嚴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