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喬不群又隱約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一隻紫砂杯就讓甫迪聲改變主意,委你以重任,世上哪有這麼開心的事?
有意思的是,當天劉小富的電話就打到了喬不群手機上。他開口便說:“秘書長大人,快請我客吧。”這是第一個喊自己秘書長的人,還是官場外人。喬不群覺得幾分滑稽,耳根卻有些發酥,像聞到世上最美妙的樂曲。隻是嘴裏故意裝癡道:“劉老板打錯電話了吧?找秘書長找到我喬某人頭上來了。”劉小富說:“打錯二奶小蜜的電話有時不可避免,打錯您喬秘書長的電話,是絕對不可能的。”喬不群說:“我知道你們做老板的,二奶小蜜多。你要是組織部長,我做秘書長就有希望了。”劉小富說:“政府秘書長又不是組織部長決定得了的,我做組織部長幹什麼?”
郝龍泉也從桃坪打來電話,表示恭賀。喬不群感慨起來,過去是好事不出門,醜事傳千裏,如今倒了過來,醜事罩著捂著藏著,鮮為人知,好事卻口口相傳,流傳甚廣。不過這沒什麼不可理解的,隱醜揚好,報喜瞞憂,本屬人之本性。至於桃林人事,歸甫迪聲一手統管,蔡潤身是甫迪聲的人,郝龍泉又跟蔡潤身走得那麼近,他未卜先知也不奇怪。
不久喬不群秘書長兼辦主任的任命文件就頒發下來。文件裏還有蔡潤身的名字。孫文明已做上市委常委兼秘書長,將桃坪縣委書記留給了他。市政府秘書長與縣委書記都是重要位置,看上去喬不群和蔡潤身又到了一個平台上。可兩者性質並不完全一樣,一是市政府管家,無非大領導僚屬,一是一縣第一人,可謂一方諸侯。前景也有不小差別,市政府秘書長若沒有特殊背景,不過就地解決個副市級待遇,能去人大政協做個副職算你運氣不錯,縣委書記隻要年齡不太大,進市委政府班子理所當然。這也是桃林慣例,現任市常委和市政府領導裏還找不到直接從市政府秘書長位置上上來的,大部分來自於縣委書記。
盡管如此,喬不群已非常知足。這可比去文化局養老要強多少有多少,至少日後解決副市委待遇還有這個希望,不必正局到底。文件一下就正式打馬上任,進入工作狀態。其實也不用打什麼馬,隻走出原來的紀檢組長室,幾步邁進吳亦澹留下的秘書長室,就完成了從副主任到秘書長兼辦主任的角色轉換。人生正是這樣,關鍵之處也就那麼幾步。
喬不群做上秘書長後沒幾天,欒喜民就著手對政府辦其他人進行適當調整,提的提,挪的挪,退的退,各就各位,各得其所。這也是如今做領導的聰明之舉,主持一個地方或部門工作,上場就先調整人員。好用的,可用的,不管過去是誰的人,一提拔,一重用,就成了自己的人。實在不好用,不可用,或到齡不能用的,就挪到一旁,若是條件成熟,順便解決個什麼待遇,也未嚐不可。於是皆大歡喜,一個個麵帶笑容,整天露出燦爛的牙齒,像到處有金子可撿似的。整個政府大樓氣象一新,連空氣都溫馨祥和起來。這也應了那句老話,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個地方也好,一個單位也罷,領導老不換,下屬老不動,大家老待在一個位置上,弄得人人油餅抹臉,激情不再,自然難得有什麼起色。怪不得同誌們最盼望的就是換領導,不換領導,一團死水,誰也撈不到好處。
老幹處林處長此前解決了助調,這次快到退休年齡,已下去休息,李雨潺順理成章做上了老幹處處長。王懷信則如願解決了助調待遇,讓出紀檢監察室主任位置。能有這個結局,他也就一尺十寸,滿足了,至少比當時的顧吾韋風光得多。知足常樂,王懷信也就成天樂嗬嗬的。有人笑他,是不是退下去後,有時間在家裏扒灰了,才這麼興高采烈的?他說除了扒灰就沒別的事可做了?原來王懷信很會消遣,天天拿把小凳子,扛根釣竿出去釣魚,說是領導解決了他的助調,他不能辜負領導的殷切期望,每天都在外麵坐釣。
另外趙小勇拿過喬不群的接力棒,做了分管文秘的副主任。盛少山則在喬不群的作用下,接替到齡的蔣副主任,如願做上後勤副主任。
人員調整完畢,大家逐漸進入正常工作秩序之中。
秘書長和辦主任是政府大管家,喬不群的事情也就最多,上要應付政府領導,下要統籌辦裏工作,中間還得協調政府各部門的關係,叫做管理政務,處理事務,提供服務,夠你務的了。早就有人給這個角色編了順口溜:市長在家,服從市長;市長不在,代理市長;市長出行,前擁後擋;市長講話,帶頭鼓掌;市長唱歌,先試兩嗓;市長喝酒,出麵救場;市長如廁,門外站崗。處在這樣的位置,求的人自然不少。要找領導的,先來找你秘書長,由你去領導那裏斡旋。找不上領導的,更要找你,隻有你緊跟領導,才有可能幫忙解決問題。因此早上沒出門,就有人守在門外,做起了義務看門人;夜晚走進樓道,也有人後麵追過來,保駕護航,送你上樓進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