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3 / 3)

百官共廉工程能有這個顯著成果,也該總結表彰,畫上圓滿句號了。

總結大會由甫迪聲主持,丁副書記做百廉工程活動總結報告,鮑書記率領常委和幾大家領導,給百廉工程優勝單位和先進個人頒發榮譽證書。最後由鮑書記做重要講話。他充分肯定了通過開展百廉活動,以廉助經濟,以廉促建設,以廉謀發展,以廉正官風,全市各項工作取得的重大的突破性進展。並鄭重指出,百廉活動已經結束,百廉精神卻不能結束,要繼續將百廉精神貫徹到各項工作中去,全麵開創桃林建設事業新局麵。

總結大會後,百廉辦工作人員又碰了個頭,研究落實鮑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方案。大家認為有兩件事必須抓緊抓好,一是將百官共廉工程情況專題彙報到省紀委及有關部門,二是跟省裏各大媒體取得聯係,把百官共廉工程中取得的各項突出成績及時報道出去,以有效提高桃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省裏有關部門和各大媒體很快做出反應,認為桃林百官共廉工程非常富有創意,給予了高度評價。省各大媒體記者紛紛擁入桃林,親臨一線拍攝采寫百官共廉工程中所湧現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報道在多家媒體發表後,各地都覺得桃林經驗寶貴,值得效法,對樹立地方廉政形象大有幫助,紛紛派員前來學習取經。一時間,桃林變得熱鬧非凡,街上滿是省會城市和外地高級小車,各大豪華賓館住滿各路客人,餐飲娛樂旅遊營業額直線上升。自然忙壞了市裏和各部門領導,沒日沒夜地陪著,一個個成為三陪先生。可大家毫無怨言,為桃林事業的蓬勃發展,犧牲個人精力和時間,也是必要的和值得的。不僅沒有怨言,還一個個都樂嗬嗬的,仿佛有使不完的勁,用不完的力。

大家這麼樂嗬,還有一個無需言喻的理由,就是一個地方成績大,影響廣,地方領導跟上麵及有關方麵接觸頻繁,肯定會備受關注,快速進步。水漲船高,領導進步,幹部也不會落後到哪裏去。外麵早就傳出風聲,鮑書記將去省裏做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由甫迪聲接任市委書記。這並非空穴來風,鮑書記能在桃林抓出這麼出色的百官共廉工程,讓他到省裏擔當大任,主管紀檢工作,自然適得其所,也符合幹部管理慣例。天圓如蓋,地方如棋。一地官場就是一盤棋,鮑書記上調省委,騰出書記位置,甫迪聲過去接任書記,又騰出市長位置,這樣一個跟著一個往前位移,整個桃林官場就盤活了,好處誰都有份。領導得路,領導周圍的人也沒有虧吃,該提的提,該用的用,該挪的挪,一個不會落下。

眼看風聲就要成為現實,忽然又起了謠言,說鮑書記走是要走,卻不是去省裏做副書記,而是上黨校學習。領導上黨校往往是有原因的。要麼另有任用,以提高執政能力,帶有崗前培訓性質。要麼出了問題,上麵將下來調查取證,先把人搬開,好排除幹擾。有人分析說,鮑書記上黨校可能是後一種原因。這也許是常規了,領導坐鎮地方,大權集於一身,誰都不敢輕易得罪,再有想法和意見,也悶在肚子裏,不會出聲。等到領導要走了,再管不著地方了,大家也就活躍起來,舉報的,上訪的,告狀的,一撥接著一撥,煞是熱鬧。據說有一夥人天天守在省委大院,集中火力告鮑書記。更有甚者,還私人湊錢,帶著餅幹礦泉水和鋪蓋上了北京。主要告鮑書記提拔幹部時收受巨額賄賂,外加大吃大喝大遊和男女關係問題,且都是有真憑實據的。還說鮑書記在桃林大搞百官共廉工程,目的就是為掩蓋自己的腐敗行為,往臉上塗脂抹粉。也有舉報甫迪聲的,說他與鮑書記同流合汙,將桃林官場搞得烏煙瘴氣,一塌糊塗,甚至慫恿手下親信孫文明和蔡潤身一夥,充當龍泉煤礦的保護傘,出了死人事故,竟捂著不報,瞞天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