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方案
大學校園文化是教師、學生和管理者共同傳承和創造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是全麵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是一所大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學個性特征的重要標誌,是大學的精神和靈魂。
高校的校園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對於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麵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高校在辦學曆史中,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繼承和弘揚學校的優良傳統,構建富有時代特征的大學校園文化,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是實現學校持續發展壯大的重要條件,也是全體高校學生共同的曆史使命。
校園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以精神文化建設為核心,以先進的製度文化、行為文化和優良的環境文化為載體,以促進高校的全麵發展為目標,發揚“學高、身正、敬業、創新”的精神,堅持“崇尚科學、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塑造高職高專精神,提高學校品位,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2)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
通過實施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創新高校文化內涵,創建校園文化精品,增強科技含量,強化道德養成功能,提高學校文化品位,促進學生全麵發展。遵循文化發展規律,以實施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為基礎,以高等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以人文修養培育為底蘊,以建設優良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導向,弘揚主旋律,突出高品位,重在建設,加強管理,和諧發展,彰顯特色,不斷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要充分吸收現代大學的辦學理念與思想精華,豐富學校精神內涵,增強凝聚力,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
校園文化的建設目標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要突出特色,爭創一流,進一步強化辦學理念,弘揚高職精神,培育優良校風、教風、學風,加強內涵豐富的校園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
(1)教學嚴謹,學術氛圍濃厚,改革和創新意識強烈,彰顯高職教育特色,體現本校的校風。
(2)以人為本的管理製度完善,銘記校訓,構建“愛崗敬業、明禮誠信、公平正義、安定團結、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和諧校園。
(3)積澱“正氣、靈氣、大氣”的校園文化底蘊,鑄造具有本校特色、在省內高職高專院校有一定影響的文化品牌。
(4)建設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校園文化環境。
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包括精神文化建設、製度文化建設、行為文化建設、環境文化建設。
(1)要充分挖掘學校辦學曆史上的崇高精神品質。充分吸收現代大學的辦學理念與思想精華,充分發揮師生繼承和弘揚學校精神的主體作用,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豐富學校精神的內涵,增強凝聚力。
(2)建設民主、科學、進取、和諧的製度文化,是高校麵臨的迫切任務。要從製度上保證學校重大原則、重大決策的民主化,形成學校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運行機製;積極推進學術民主製度的建設,不斷完善學校管理的法製化、民主化製度建設,切實加強用人上的民主製度建設,創新人才工作製度。
(3)行為文化是學校精神、價值觀和辦學理念的動態反應。要從製度建設入手,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和教風建設,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樹立嚴謹務實、勤政廉潔的工作作風,進一步提高校園文化活動的參與率,擴大覆蓋麵,注重實際效果,重視對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和管理。
(4)要按照“綠色、清雅、理性、開放、和諧”的原則建設優良的環境文化。為師生創造有利於學習、工作、生活和娛樂的優美環境。
(5)要開展學校品牌形象識別係統的建設工作。重視品牌形象的推廣,重視公共關係工作,重視學校形象宣傳工作,擴大學校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知名度,提升學校品牌的價值。
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措施
(1)實施大學精神培育與弘揚計劃。
用先進的政治思想武裝師生;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師生。編印供教職工學習的《理論學習參考》,根據形勢的發展介紹最新的政治理論、形勢政策、教育觀念和學校工作。
重視對校史資料的挖掘整理,修訂校訓,繼續編寫宣傳本校優良傳統和先進文化的圖書,提倡各係組織力量搜集、研究和編寫係史資料,不斷豐富校史館的資料,改進展出形式,使新生入學後的校史教育製度化。
要充分利用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紀念日、十一國慶節、一二·九運動紀念日等重大節慶日和紀念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唱響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旋律。
對學校發展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跡,要及時組織采寫報道,進行廣泛宣傳。
重視與學校相關的重大的節日、紀念日的活動,把開學典禮、畢業典禮、校慶紀念日確定為學校重大活動,由學校統籌組織,使有關部門形成合力,把這三個活動辦成學校最隆重、最熱烈、最有影響力的活動。重視學校曆史上的重要人物紀念日活動,努力弘揚先師身上表現出的優秀品質。
重視對反映學校發展進程的校史資料的各種文書資料、聲像資料的搜集與歸檔工作,為老教授、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錄製有關音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