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又見道士
中午的陽光很足,路麵又是沙石鋪就的,走在上麵,整個天地就像是蒸籠一樣悶熱。
李承道酷熱難耐,非常口渴,但路上卻一個人影都沒有。心想著,不會沒有被餓死,先被渴死了吧?
他回憶著曾經的生活,哪受過這樣的罪啊!即使是盛夏,也有很多避暑的方法。記得,兩年前,自己在亭子裏啃著西瓜,看著父親在院子裏練武。那時,自己熱不可耐,可父親卻連一滴汗都不流。
突然福至心靈,對啊!那時父親怎麼不流汗呢?莫不是和修為有關吧?
對,一定是。那可是強大的先天強者啊!不,不僅是父親,就連太子府內的侍衛長也是可以在盛夏,一點也看不出熱來。但他肯定不是先天之境。先天之境又不是路邊貨,怎麼可能府內侍衛也會有呢?先天強者個個可都是國家的棟梁啊!他是府內最強的侍衛,好幾個侍衛小隊長圍著他,也奈何他不得。想必,應是後天高手中的佼佼者吧!
看來不必是先天,隻要將內力練好,也是可以做到的啊!
想罷,李承道一邊本能地朝著東南方向行走,一邊按照《元陽築基法》運氣線路,緩緩的運使內力在體內流轉。運使了一個小周天之後,身上的酷熱果然略有些減輕。雖然並不明顯,但細一感受,還是確實可以感受到一絲清涼的。
即使隻是這一絲清涼,李承道也是喜出望外。這豈不是說明,自己又向高手邁出了一小步?嗯!先不想那些,還是繼續運轉內力為好。每運轉一周,不僅內力可以稍稍壯大一分,還會使身體產生一絲清涼,何樂而不為?
隨著內力運轉的熟悉,李承道的運使,逐漸加快,也不需要投入那麼大的精神了。他心想:練功很容易很舒服嘛!一邊趕著路,一邊就順便練功了。
他這個想法也就是沒人知道,要是讓其他武林中人知道,一定會暗恨不已。容易?舒服?除了頂尖高手,哪個人練習內功,會像他這樣趕路時練功?
因為練習內功,講究是很多的。首先心要靜,否則雜念叢生,使人內息紊亂失控,或內力衝傷經脈,或經脈爆裂而死;亦可使人迷於心障,或使人再無寸進,或使人永墜深淵,生不如死。
所以,如他這樣輕鬆寫意的運使內力,絕對是奇葩了。
又走了一會,就在他醉心於體內正緩慢加強的清涼感覺時,後麵傳來了幾個人的說話聲和馬車軲轆的嘎吱聲。聲音逐漸加強,聽起來應該是靠近中,而且如此光明正大,想必不是追兵吧?也不好說,還是小心為妙。
李承道也不猶豫,衝出砂石路,繞到一棵大水杉樹背後,躲了起來。
不多時,那一行人已經行至近處。
李承道抱著大樹,略微探出點頭,觀察了一下,原來是六名道士,和兩輛簡陋的馬車。這幾個道士都是步行,兩名中年道士居中,一個高大威嚴,一個清瘦溫和,二人都氣定神閑,彼此輕聲交談。前麵兩名道士,一個麵目俊秀,一個大胖子,倆人一邊抹著汗,一邊高談闊論。後麵一輛馬車,是雙馬拉車。小車窗敞開著,裏麵不斷傳出孩童的歡聲笑語。走在最後的兩名年輕道士,一個魁梧臉黑,一個中等個但臉挺白,都顯得情緒不高,隻是不停擦著汗在後麵跟著。
看這架勢,應該不是追兵才是,心裏不由得鬆了一口氣。但剛一放鬆,那個清瘦的中年道士輕咦一聲,向李承道所在的的方向看過來。那個高大的中年道士也發現了異常,朝這邊大喝一聲:“什麼人?滾出來!”
那四個年輕道士都聚攏在中年道士身後,立即戒備起來。尤其是此前在前麵領路的俊秀道士和胖道士,更是摩拳擦掌,拔出背負佩劍,躍躍欲試。那兩輛馬車的窗子裏,探出了幾個好奇的小腦袋。
這一聲大喝,帶著渾厚的內力,震得李承道耳朵嗡嗡作響。所幸隻是不一會便恢複過來。
李承道心裏叫苦,尋思著,這一夥人,躲是躲不過去了,但是既然不是追兵,那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危險。而且,這群人最厲害的兩個中年道士,應該隻是內力的後期。雖然李承道沒有這份眼力,但是拿他們和父親以及當初府裏的侍衛們一比較,還是可以看出些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