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施主一嚫。雲何能通十二部經。訓。如來一大藏經。經經不離六度梵行。而六度梵行皆以檀波羅蜜為先。由此觀之。豈止通十二部而已。我天山老人。甞以一文錢開示四句法。及分別十法界之相。乃至祖意教意。直下令人悟去。則嚫施之功利莫大焉。

燈錄。甘贄行者。一日到南泉設齋。黃檗為首座。行者請施財。座曰。財法二施。等無差別。甘曰。恁麼爭消得某嚫。便將出去。須臾復入曰請施財。座曰。財法二施。等無差別。甘乃行嚫。

有施主婦入院。行眾僧隨年錢。僧雲。聖僧前著一分。婦曰。聖僧年多少。僧無對。法眼代雲。心期滿處即知。

洗鉢偈 以此洗鉢水。如天甘露味。施與諸鬼神。悉令皆飽滿。

唵摩休囉悉莎訶

【箋】燄口。蘇嚕巴水也世人但知施食之利不知施水之功謂餓鬼咽喉熾然見水不能飲惟呪飲之清涼是故洗。爾時加持偈呪願力水飯兼施如天甘露。能令鬼神不饑渴故。

經律。有阿羅漢。常入龍宮食。食還。以鉢授沙彌洗。鉢中有殘飯數粒。沙彌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入師繩床下。兩手捉腳。其師至時。繩床俱入龍宮。龍言。此未得道。何以將來。沙彌食鉢粒故。

五燈。趙州因僧問。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師雲喫粥了也未。僧曰。喫粥了也。師雲。洗鉢盂去。其僧忽然省悟。

五雲誌逢。一日入普賢殿中宴坐。倏有神跪於前。師問誰。曰。護戒神。師曰。吾有何愆耶。曰洗鉢水師每傾棄。非所宜也。師此後盡飲之。即成脾疾。十載方愈。

雲巖虗席。郡牧欲死心舉住持。心曰。準山主住得。某未嘗識渠。見有洗鉢頌甚好。頌曰。之乎者也。衲僧鼻孔。大頭向下。若也不會。問取東村王大姐。牧奇之。請住雲巖。

執楊杖偈。

【箋】白玉蟾記。太微空中箕宿之精。化為柳。埀垂裊裊。於澹雲疎雨之間。古之所隱於柳者葢欲彰。其溫柔謙遜之誌也。

手執楊枝。當願眾生。皆得妙法。究竟清淨。

唵薩巴嚩述答薩哩吧答哩麻薩吧嚩述怛[口*夯]唵嚂

【箋】菩薩尋常百無所思。一切天人。覓其起處不得。忽然機境相逢。乃見入事入理之無窮。是故菩薩。纔舉楊枝。便願一切眾生。皆得悟入妙法。究竟妙法無他。直願一切眾生。清淨而已。葢楊枝質性溫柔。滋味清涼。故取其義為喻也。

嚼楊枝偈。

【箋】珠林。垂楊細柳。綠幹新條。去熱則口發幽蘭。淨齒則氣含優鉢。

嚼楊枝時。當願眾生。其心調淨。噬諸煩惱。

唵阿穆伽彌摩隸爾嚩迦囉僧輸駄禰鉢頭摩俱摩囉爾嚩僧輸駄耶陀囉陀囉素彌摩唎莎嚩訶

【箋】楊枝。味苦澁。飲之。則有益身心。菩薩為願一切眾生。調伏煩惱。更無別法。惟示堅忍之法。除其煩惱。亦如飲楊枝苦味。而消煩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