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箋】四教儀。地獄。梵語捺洛迦。又雲泥黎。此翻苦具。亦雲苦器。言地獄者。在地之下也。謂八寒八熱等。大獄各有眷屬。其類無數。其中受苦者。隨其作業。各有輕重。經劫數等。其最重處。一日之中八萬四千生死。經劫無量。作上品五逆十惡者。感此道生。婆沙。贍部洲下過五百踰繕那。乃有其獄。然此獄。有大有小。大者八。小者十六。火坑。諸地獄中之一名也。

願成佛度眾生。

唵伽羅帝耶莎訶

【箋】願成佛者。未有不發願度生者也。從來亦未有不度生底佛。若眾生不自度。而先願度生者。此心即是佛心。當知此心此願。皆從聞鐘聲處發起。一時無邊煩惱。從此截斷。無間地獄。從此而破。無盡法門。從此證入。無上佛道。從此而成。頌。鯨魚擊。蒲牢吼。暮暮朝朝三二九。普門特地雙耳聾。眼裏獅子大張口。大張口。波旬背卻須彌走。咄。

增一阿含經。若打鐘時。願一切惡道諸苦。並皆停止。若聞鐘聲。兼說偈贊。得除五百億劫生死重罪。

降伏魔鬼怨。除結盡無餘。露地擊楗椎。比丘聞當集。諸欲聞法人。度流生死海。聞此妙響音。善當來集此。依別經偈。聞鐘臥不起。護榻善神嗔。現在緣果薄。來報受蛇身。在處聞鐘聲。臥者必須起。合掌發善心。賢聖皆歡喜。

洪鐘震響覺羣迷。聲徧十方無量土。含識羣生普聞知。拔除眾生長夜苦。六識常昏終夜苦。無明被覆識迷情。靜夜聞鐘開覺悟。怡神淨剎得神通。付法藏經。國王以殺害故。死入千頭魚中。劒輪繞身而轉。隨斫隨生。羅漢為僧維那。依時打鐘。若聞鐘聲。劒輪在空。以是因緣。遣信白令長打。使我息苦。過七日已。受苦即息。佛祖統載。上元縣。有民暴死。入冥見五木縲械者。告曰。吾南唐先主也。為宋齊兵所悞。殺和州降卒千餘人。冤訴囚此。仗汝歸語嗣君。凡寺觀鳴鐘。可延其聲。吾受苦。唯聞鐘聲。則暫休。或造一鐘尤善。復曰。吾在位日。於闐國遺我玉天王像。藏於瓦棺寺佛左膝。人無知者。汝以此為驗。乃甦。隨奏唐主。果如其言。主感泣。造一鐘於清涼寺。鐫其上曰。薦烈祖考高皇帝。脫幽出厄。以玉像建塔葬蔣山。

以水洗麵。當願眾生。得淨法門。永無垢染。

唵嚂莎訶

【箋】楞嚴。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薩發心也。故行者洗麵。即先發是願也。淨法門者。即八萬四千塵勞之門。轉為八萬四千清淨法門也。永無垢染者。自得之後。直至成佛。畢竟無垢。故曰永無。古人洗麵。摸著鼻孔。又道無位真人麵門出入。諸人朝朝洗麵。還曾摸著鼻孔。夢見真人麼。且道是甚麼鼻孔。是甚麼真人。速道。

凡洗麵不得多使水。

【箋】諺。在山不可多燒柴。近河不可多使水。為惜福故。雖是俚言。當書之紳。燈錄。湛堂準和尚。平生律身以約。雖領眾弘法。不異在眾時。晨興後架。秪取小杓湯洗麵。復濯足後。受水灌溉蔬菓。當不虗廢。餘甞用小盆洗麵。葢本此也。

擦牙吐水。須低頭引水下。不得噴水濺人。

【箋】噴水濺人。令彼生嗔。縱使牙齒漱淨。不能滌彼口業。故宜細行。

不得高聲鼻涕嘔吐。不得於殿塔。及淨室。淨地。淨水中涕吐。當於僻處。

【箋】嘔吐不得已也。然不可高聲。殿塔。供佛像舍利之所。淨水等。供佛供眾之用。涕唾汙穢。為罪不小。故應擇僻處。昔有僧夜坐佛殿。偶爾涕吐。燈下見護法神。舒金手承接。其僧悚懼。終身斂戢。

喫茶湯時。不得隻手揖人。

【箋】說文。手著胸曰揖。又進也。讓也。賷入切。音湒。會集也。隻手揖人。有二義。一。因隻手喫茶湯時。隨以隻手進飲與人。二。因隻手喫茶湯時。隨以隻手與人作揖。禮以兩手為恭。隻手則得罪也。

不得向塔洗齒。及向和尚阿闍黎等。

【箋】口齒之間有穢氣。且不可對常人。況對佛塔。及和尚阿闍黎洗齒。寄歸傳。漱口極嚴。不可不慎。三千威儀。不得向佛。亦莫背。不得向和尚阿闍黎諸師。亦莫背。

不得多笑。若大笑。及嗬欠。當以衣掩袖口。

【箋】多笑。大笑。非癡則狂矣。嗬欠者。神氣散漫。謂之沒意致。掩口者。收攝精神。不至放縱。端莊自重也。五燈。法雲。平居作止。直視不瞬。臨眾三十年。未常輕發一笑。凡所住。見玄聖像。即不坐。

圓通訥。簡嚴。不妄言笑。常習定。初叉手。中夜漸升至膺。侍者每視以候鷄鳴。

不得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