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冬雪。國魂(1)(1 / 2)

冬雪

秘書是難當的,因為秘書是首長的耳目,首長的喉舌,首長心領神會的辦事員;秘書要完成一些艱巨的任務。

何傑當了省委副書記的秘書,自然,他必須理解副書記的意圖,當好耳目喉舌和助手。

副書記是新調來的,他的客廳、書房都掛著字、畫,上麵都題了款:“龐為民同誌惠存”。副書記是個藝術愛好者,也許還是個收藏家,但似乎缺乏全國著名畫家的珍品。

“何傑,聽說舒藝是位全國著名的畫家,我剛來不久,還抽不出時間去拜訪。我想你先去看望一次,轉達我的問候。”副書記說。

“好的。”何傑回答。

龐書記讓何傑去看舒藝,自然是為了表示他的關心,然而是不是還有別的意思呢,這就需要揣測了。當然,這也要走一步看一步,才能把事情辦好。於是何傑先向文聯黨組書記了解一些舒藝的情況後,便和畫家約了時間。

那天,何傑按響了舒藝家的門鈴,一位年輕利索的小保姆出來開門。

“舒先生在嗎?”何傑問。

“您是?”

“何傑。”

“您找舒先生——”

“哦,我是龐書記的秘書,和舒先生約好的……”何傑明白,他還缺乏獨立人格,隻好這樣介紹,才能使對方明白。

“對對,舒先生關照過了,請進。”

可不,這下她聽懂了,立即把他讓進客廳,沏了茶,立即去請舒先生了。

對於舒藝何傑早有所聞,知道他的畫在國外能賣大價錢,他曾把賣畫的錢,捐贈給少年宮蓋了一間展廳;何傑還聽說過有位省級幹部陪著他到一個風景區旅遊,向他求畫,被他婉拒了。倒是給了衣衫襤褸的船夫一個扇麵,還對他說,如果你生活太困難了,就把它拿去賣了,能賣不少錢。船夫戰戰兢兢地收起了那個扇麵。是啊,想得到他的畫太難了。何傑沒有和他打過交道,因為行政幹部和藝術家之間,似乎缺乏溝通的橋梁。

舒先生走來了,他頭發亂蓬蓬的,蔓延到脖子上,襯衣的領子敞開著,袖子卷過了胳膊肘,一改他在電視中出現的那種文質彬彬的形象。他是從工作室出來的,何傑感覺到藝術家在潛心創作時,都是不修邊幅的,似乎這樣,才能釋放出想象力和創造力。

握手。寒暄。讓座。

這時,何傑注意到牆上的毛玻璃上顯示出“談話請不要超過10分鍾”和“請勿吸煙”的字樣。何傑想,也許到10分鍾時,還會出現一個警告信號,要把握時間。

何傑喝著茶,他知道這是浙江龍井,很好喝,但他沒有時間去體味,他以簡潔的語言,詢問了舒藝的工作情況,轉達了龐書記的問候。

舒藝聽完笑笑,很有風度地回答:“謝謝關照。”

何傑問他還有什麼困難,他搖搖頭說:“沒有。”

沒有困難,倒使何傑不能說什麼了。

接著,何傑要求看看他的工作室。

他的工作室很大,足有20平方米。牆上掛著很多新作,有山水,有花鳥,有人物,有風景,大大小小,錯落有致,有的才畫了一半,這倒使何傑更體味到創作的氛圍。而特別引起何傑注意的,卻是10幅相似的《冬雪》。

“這畫為什麼畫那麼多幅?”何傑問。

當然,他這樣問自然隱含另一層意思。

舒藝淡淡一笑:“量中求質。”

說實話,那麼多的《冬雪》,何傑真想問他要一幅,哪怕最差的一幅也行。因為現在人們對藝術品常常隻認名字不識貨。如果能為龐書記弄到這樣一幅畫,不管他表揚也好,批評也好,意義都是一樣的。但是何傑知道,這是初次見麵,急於求成是不合身份的。如果碰個軟釘子,以後便不好打交道了,隻好作罷。

幾個星期後,何傑到展覽館去參觀一美展,突然,被一幅似曾相識的《冬雪》怔住了。啊,白皚皚的世界,紅豔豔的臘梅,這不就是在舒藝家看到過的嗎?仔細一看,上麵還有“舒藝畫己巳年冬”字樣,並有名章。這正是他的大作。右下方用曲別針別著的標簽上寫著“售價2萬元”,下麵還有毛筆寫的“已出售”三個紅字。何傑不知道買主是誰,估計是個老外吧,因為中國人還沒有富裕到收藏如此昂貴藝術品的程度。他立即打開相機,拍下了那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