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右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U:上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
R:右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U:上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R:右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U′:上麵一層作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R′:右麵一層作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U′:上麵一層作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R2:右麵一層作順時針180度轉,而逆時針180度實際結果與順時針是一樣的。
至此,棱塊歸位的標準公式已經完整作過一次,魔方轉動之後的情況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在作過一次頂層棱歸位的標準公式之後,綠色一麵已經全部歸位。
頂層棱歸位情況二:旋轉完一個標準公式之後,我們可以觀察一下頂層色塊的變化:前綠色已經全部歸位,隻剩下其他三個麵的錯位棱塊,分別是:右麵橙色錯位棱塊為紅色,後麵藍色錯位棱塊為橙色,左麵紅色錯位色塊為藍色。如圖所示:
至此,我們需要整體旋轉魔方,整個魔方作一個U′方向180度轉,如下圖:
也就是將前麵完全複原的綠色一麵轉至後麵去。把原來在後麵的藍色調到前麵來。如圖所示的那樣。然後,接著作一次頂層棱歸位的標準公式:
R:右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U′: 上麵一層作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R:右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U:上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R:右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U:上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R:右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U′:上麵一層作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R′:右麵一層作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U′:上麵一層作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R2:右麵一層作順時針180度轉,而逆時針180度實際結果與順時針是一樣的。
至此,第二次標準公式運用完畢,轉過之後的情況如下圖所示:
頂層棱歸位情況三:至此,我們已經運用頂層棱歸位的標準公式兩次,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轉動之後的頂層棱塊的變化。此時魔方的錯位色塊已經發生了變化:前麵藍色錯位色塊變成了紅色,右麵紅色錯位色塊變成了橙色,左麵橙色錯位色塊為藍色。
這時的魔方是處於標準的狀態,也就是再作一次頂層棱塊歸位的標準公式,也就是讓錯位棱塊全部歸位。我們可以觀察一下,這時的錯位棱塊恰好形成了一個倒三角的形式。如下圖所示:
這也就是說,當魔方轉至最後棱歸位的時候,如果觀察魔方之後發現,它是正好形成了倒三角逆時針的情況,那麼,前麵兩次的標準公式的旋轉可以直接省略,隻需要作一次頂層棱歸位的標準公式,即可完成魔方。假如觀察過魔方的棱色塊形成的是倒三角順時針的情況,也就第二種情況,隻需要作標準公式兩次即可完成頂層棱塊的全部歸位。我們接著第二種情況繼續旋轉:
R:右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U′:上麵一層作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R:右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U:上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R:右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U:上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R:右麵一層作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U′:上麵一層作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R′:右麵一層作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U′:上麵一層作逆時針90度轉(即轉一下),如下圖:
R2:右麵一層作順時針180度轉,而逆時針180度實際結果與順時針是一樣的。
旋轉完成後,頂層四條棱已經全部歸位,如圖所示:
至此,三階魔方已經完成!四、四階魔方的複原
四階魔方要比三階魔方稍複雜一些,它與三階魔方最大的差別就是中心塊不是固定的,因此需要先固定六個麵的中心塊,然後再把棱塊進行合並,然後按三階魔方的複原公式來複原,隻不過在複原頂層棱塊時,需要注意特殊情況。
1對好第一麵的中心塊
為了便於學習,先要熟悉四階魔方相關公式字母及數字的代表含義,示意圖如下:
A:從上到下第一層 B:從上到下第二層 C:從上到下第三層 D:從上到下第四層
1:從左到右第一層 2:從左到右第二層 3:從左到右第三層 4:從左到右第四層
5:從左到右第五層 6:從左到右第六層 7:從左到右第七層 8:從左到右第八層
首先以黃色中心塊為例,講解如何歸位中心塊。
第一種情況:右側左上角轉到前麵左下角。
標準公式一:B左、前逆、B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