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青團作為我們黨的助手與後備軍,時刻圍繞在黨的周圍,堅持黨的領導,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切實做到了黨和人民哪裏需要,就到哪裏去,無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昭示著一個真理: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共奮進。
在共青團組織成立初期,我們的傑出團員先輩們,更是主動擔當其民族複興與興亡的重任,投身於文化運動、工人運動高潮當中,積極開展反帝反封建的學生運動。
在大革命時期,優秀的共青團員們更是奮進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大革命時期是各種思潮相互碰撞、衝擊的時期,與之相應的在思想文化戰線上則表現為真理和謬誤、正義和邪惡的較量。共青團為了維護我們黨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反共反馬列主義思潮展開激烈的鬥爭,極大地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提高了廣大團員、青年和人民群眾的覺悟。
同時,當大革命的高潮到來時,共青團更是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中,奮鬥在革命的最前線,積極發動反帝學生運動積極參加國民會議運動,向帝國主義、封建勢力發動了猛烈的進攻,中國青年團員們以自己奮戰的身影以及取得的光榮成績,在中國青年運動史上寫下了偉大的詩篇。
在黨的革命根據地建立後,共青團就投身到參加根據地建設和保衛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去。當時,可以說革命根據地的經濟發展基本處於國民黨軍隊的封鎖之下,嚴重影響了紅色蘇區的經濟發展與基本生活保障的來源。為了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蘇區的共青團組織則協助我們黨與政府於赤白交界的地方設立采辦處與交換所,通過建立的正常赤白區間的通商關係,把蘇區生產的糧食、煙葉、竹木等銷往白區,獲取自己非常緊缺的食鹽、煤油、藥品等必需品。
同時,為了對群眾進行識字教育活動、發展蘇區文化教育工作,共青團組織則積極投入這些活動中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共青團組織發動廣大的青少年來參加識字組,然後協助文化教育部門編寫眾多文字通俗、富有鼓動性的課本與教材。同時,共青團還積極拓展組織俱樂部以及多項紅色體育活動,為當時封鎖期的農村增添了不少的文化氣息與活力。
當帝國主義武裝入侵,國內階級關係發生深刻變革時,中國共青團更是積極響應我們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倡導,及時地轉變工作指導方針,改變組織和形式,保障了中國青年抗日救亡運動浪潮迅速高漲。
在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共青團作為鞏固新生人民政權的積極力量、社會改革運動中的戰鬥隊,為恢複國民經濟和推進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青年團在組織開展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宣傳教育活動的同時,還帶領青年團員參加工業化建設和三大改造活動,有力地配合了黨和政府的工作。
隨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我們黨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我國也全麵進入了“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麵”的偉大曆史時期。為了適應新時期的發展需要,中國共青團也積極實現了工作重心的轉移,帶動各族有誌青年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作貢獻;努力全麵提高青年素質,把培養“四有”新人作為共青團工作的出發點。
而在走進新世紀的今天,共青團更是吹響跨世紀的號角,積極實施“品”字形發展戰略,團結各族青年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唱響新世紀嘹亮的青春之歌。
對於一個個體而言,要想做一個勇於開拓的優秀青年,要想做一個時刻跑在時代前列的青年,就應當堅持與時代共奮進、與祖國共命運。
而要想做到與時代共奮進,則應當首先積極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作為優秀的共青團員,我們應當積極發揮自己主力軍和後備軍的作用,緊緊團結與圍繞在黨的周圍。
其次,是要吸收新的東西,充實完善自己,不讓自己落伍。緊跟時代的步伐,充實完善自己,這是很重要的一步,也是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表現。長期保持自己隊伍血液的新鮮與活力,是共青團作為一個青年人的組織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作為新時期的當代青年,要與時代共奮進,也應保持自己內部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這才能激發自己更多的青春氣息與理想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