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是對現實的超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時,實踐還是對理論持續發展的有利指導。另外,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是我們黨的三大優良傳統作風之一。我們黨的發展和進步,是同這一作風緊密關聯的。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作為黨的後備軍與預備學校,始終堅持圍繞在黨的周圍,更是積極發揚了這一優良傳統。青年團總是走在黨的實踐活動的最前列,讓黨的理論思想指導切實得到了保障與持續發展;並在黨的領導下,在自身實踐所得出來的經驗總結中,一步步成長與壯大。
同時,堅持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在創新實踐中發展理論,也是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障。理論與實踐能否結合,結合的質量高不高,直接關係到科學理論能否產生實踐效果,關係到能否將我們黨的理論、路線、綱領和方針政策落實,關係到黨的事業和部隊建設的興衰成敗的一個大問題。
胡錦濤同誌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就曾指出把“堅持學習理論和指導實踐相結合”作為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一條要求,指出,“學習的目的全在於運用。隻有同指導實踐相結合,才能把理論學深、學透”。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也隨之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時期。我們團緊緊圍繞在黨的周圍,緊跟黨的領導,也隨之要進行調整,麵對新的時代,更多地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把基礎工作切實到位做好。
遵循這一思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主動投身經濟體製改革的過程中自覺實現團的自身改革;並在堅持團的性質和組織原則的情況下,把握自身改革的正確方向;同時還把貫徹落實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勇於去實踐,切實把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進到一個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發展階段。
回顧曆史,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最基本經驗,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這是我們的事業的真正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我們取得如此重大成就的最有力保障。
而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我們作為承載國家和民族希望的有為青年,更應主動擔負起民族建設的重任,切實去貫徹落實黨的政策,不去空喊口號,而是大力發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優良學風,努力克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努力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這也是新時期最有為的青年團員的責任與義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