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逐鹿黃土鋪(2)(3 / 3)

白崇禧讀完電文,皺皺眉頭,將電文擱置一邊去了。

直到這時候,白崇禧還認為自己下屬部隊受創,多數部隊還是能夠抵擋住共軍的。

他有些驚駭的是四野的一個師咋會如此勇猛頑強,打不掉,推不動,擺不脫,他真是咽不下這口氣。

他在作戰室裏等待著某種奇跡的出現。

然而,他期待的奇跡出現不了了。

9日午夜,四野的七個師圍逼上來,另有六個師前堵後截,把包圍圈中的桂係主力圍了個水泄不通。

從數量上看,四野在這一地區投入的兵力已經超過敵人四倍。

9日午夜至10日上午,被圍的桂係部隊全力組織突圍。近10個小時裏,僅135師就打退敵人18次衝擊。

10日10時,四野總攻開始,135師和121師圍攻敵第七軍的172師,經過5個小時的戰鬥,全殲了172師。

45軍的134師和其他部隊齊頭並進,由北向南打,戰至晚上8點,將白崇禧的北線全部摧垮。

敵第7軍的副軍長淩雲尚少將當了俘虜,他沒有隱瞞自己的身份,他把小手槍朝地上一扔,對圍上來的解放軍戰士說:“我是第3兵團第7軍副軍長淩雲尚。”

他是四野渡過長江後俘虜的第一個國民黨軍級幹部。

到了10月11日,四野共俘獲了近3萬名白崇禧的官兵,除了淩雲尚,還有第7軍參謀長、171師師長、176師師長,至於副師長以下級別的國民黨軍官,則數不勝數了。

對白崇禧來說,自出道以來,他從未遇到這種大敗。第7軍、第100軍、第122軍從此不複存在了,他的王牌軍不再有了。自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開始,他的第7軍所向無敵,怎麼突然間就垮掉了呢?他實在是不願意承認這個現實。

所有能打仗的部隊都進了解放軍戰俘營,廣西老巢的門戶大開了。白崇禧產生了末日來臨的感覺。他拿起了高級軍官的花名冊,與被俘的14名將領進行淒慘的感情告別。他拿起了高級毛筆,手指顫抖地伸向硯台……

筆懸在了花名冊上,卻遲遲難以落下。

他的手突然間一抖,一滴墨汁滴落在淩雲尚的名字上,他感到鼻尖勇動著一股濃烈的酸楚,兩行淚水撲簌簌地滾落下來……

就在同一日,在武漢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司令部,1號突然問身邊的人:“被俘虜的那14名將官是不是到了?”

一位參謀報告說:“首長,他們早上剛到。”

1號對眾人說:“走,我們看看他們去!”1號就是林彪。

聽完老首長的報告,七連官兵好象看了一場電影,這故事就發生在我們的昨天,這故事的主人公就在我們身邊……

後來女記者對這個故事很感興趣,她專程南京找到了已經退休的師長丁盛,在他的臥室裏,她說想給七連寫一本書,想采訪一下黃土鋪戰役。老人當然不會具體指揮一個連隊,但他還記得98年他去過那個連隊,給戰士們講過故事。老人說黃土鋪的故事已是昨日黃花。沒啥寫的啦!不過,蘇聯作家西蒙諾夫到過黃土鋪戰場,他在陣地上和戰士們照過相,寫過報告文學《戰鬥的中國》,裏麵有一段話是寫七連的。老人保存了這本書,這是一段新華社華中前線電文:

七連奉命在泗水塘關帝廟阻敵,他們不顧三麵激烈炮火的襲擊,沉著應戰,連續數次打退敵人兩個營的分路進攻,二十多名傷員堅持不下火線。在他們頑強的打擊下堅守住陣地,打死敵人一百六十七名,使主力安全轉移,榮獲師獎給的“能攻善守”錦旗一麵。

我們今天仍然看到過去的照片:湖南靈容殿,師召開祝捷大會。

在解放戰爭中,七連班長詹殿友、副班長王青山、戰士李連廷、沈俊賀一次立三大功和“毛澤東獎章;排長張丙海、副班長李全順、戰士趙生、王德光、楊景林榮立二大功;劉永義、趙雲海、王占山、李成富、楊明新、於連芝、李如璞、李庚新、陳永昌立一大功。指導員高雲峰光榮犧牲,連長張玉田上台領回了那麵旗子。

記者今天走在黃土鋪的柏油道路上,蛙鳴陣陣,層層稻田。她心想,在整個曆史過程中,戰爭總是在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