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譜
1895年9月30日,華西列夫斯基生於伊萬諾沃州新戈利奇哈鎮一神甫家庭。
1915年9月,華西列夫斯基在阿列克謝耶夫軍事學校速成班畢業後,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任連長、上尉代理營長。
1919年,參加紅軍,曆任副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團長,參加過對波蘭軍隊的作戰。20年代任師屬學校校長,並連續八年擔任團長,出色完成部隊訓練任務。
1931年5月,調工農紅軍軍訓部工作。
1934年,任伏爾加河沿岸軍區軍訓部部長。
1936年,進入總參軍事學院深造,翌年畢業後調總參謀部任職。
1938年,加入蘇聯共產黨。
1940年5月,任總參作戰部副部長,參與製訂蘇軍在北方向、西方向和西北方向戰略展開的作戰計劃。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華西列夫斯基所在的總參作戰部成為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核心部門。同年8月,升任副總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獲少將軍銜。
1942年4月,華西列夫斯基被晉升為上將,兩個月後被任命為蘇軍總參謀長。10月兼任蘇聯副國防人民委員。
1942年7月23日,斯大林格勒告急,斯大林派華西列夫斯基上將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前線協助指揮戰事。
1943年1月18日,斯大林格勒會戰後,華西列夫斯基被授予大將軍銜,並獲“蘇沃洛夫一級勳章”。
1943年2月1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發布命令,授予華西列夫斯基“蘇聯元帥”軍銜。同年夏在庫爾斯克會戰中,組織沃羅涅日方麵軍和草原方麵軍協同作戰。
1944年夏,參與領導白俄羅斯戰役的組織與實施,與另一大本營代表朱可夫一起,為粉碎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和解放白俄羅斯作出重大貢獻,獲蘇聯英雄稱號。
1945年2月,在東普魯士戰役中,被任命為白俄羅斯第三方麵軍司令,率部殲滅德軍東普魯士集團。德國投降後被任命為遠東蘇軍總司令,重新調整遠東蘇軍的部署,成功地組織實施了消滅日本關東軍的戰略性進攻戰役,第二次獲蘇聯英雄稱號。
1948年11月,華西列夫斯基任武裝力量部第一副部長,次年3月任武裝力量部部長。
1953年3月,任國防部第一副部長。
1956~1957年,任國防部主管軍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副部長。
1959年1月,任國防部總監組總監。
1977年12月5日,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與世長辭,享年82歲。
名言
● 行動要有目的性。● 信仰是心中的綠洲。●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 確信你是正確的,就勇往直前。● 軍人最重要的東西是榮譽和尊嚴。● 具有決定性的行動愈簡單,則成功的機會也就愈大。● 一個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遠不會成功大事業。● 要成功一項事業,必須花掉畢生的時間。● 事業的成功沒有止境,它是一場無終點的追求。● 一個成功者所知道的,除了勤奮,便是謙遜。● 人的理想誌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