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昧分中二。先問答。後釋文。

前中。問何故入定為佛。

名顯法界身雲故。問前諸會皆先集眾。後入定。此何先入定耶。

答此有二義。一前明從相入實故。今顯依體起用故。二明前是因人入定。今彰果德自在故。問何故此會佛自入定。

答為表法界解脫。唯佛窮了故。

後釋文中四。一入定緣。二大悲為身下入定因。三入師子頻申下正入定。四入定意。初中知心念者。以他心智。領前疑念。即入定之緣。二以四種大悲。明入定因。謂入定益物。要以大悲為本故。以為因。一身者。利物之身積悲而立。即三昧所依之身也。二門者。佛以大智大定大悲等。為方便引物令入法獲益。故名為門。三首者。盡既益物。諸所造作。皆以大悲先導故。四以大悲法為方便。充滿虗空者。悲雖為首。若無善巧。悲即滯有。不得入法界。三正入定者。明定業用。從喻為名。如師子頻申。言頻申者。梵音訛略也。具正應雲堅實稟多。此翻為自在無畏。如師子王入出群獸之中自在無畏無障礙也。此定亦爾。能得之者入出一切諸三昧中自在無礙。依涅槃經第二十六師子吼菩薩品意。多同此故。彼中雲。善男子如師子王。自知身力。牙齒鋒鋩。四足據地。安住巖穴。振尾出覩。若有能具如是諸相。當知是即能師子吼。真師子王。晨朝出穴。頻申欠[去*欠]四向領望。發觀震吼。為十一事。乃至廣說。如彼雲雲。三昧之稱如上具顯。舊名奮迅者。梵音既違。又未譯其言也。

第四現淨土分中三。初現器世間圓滿。二所謂見如來身下。明智正覺世間圓滿。

初中二。先明逝多林現嚴淨土。後如於下頻通十方。前中亦二。初正顯莊嚴。後何以故下出嚴因。前中二。先總標。後於時此下別顯。顯中三。初樓閣廣嚴。二爾時後以下明逝多林莊嚴。三時逝多林上虗空之中下。顯虗空莊嚴。初中二。先廣處。後顯嚴。前中忽然廣博者。顯佛力自在故。後顯嚴中有十種。一金剛地。二地上散華及寶。三瑠璃柱大光寶嚴。四金及意寶周帀莊柱上。五樓閣棟宇室階竝寶嚴作物像。其階墀合是樓閣前地。今文家來在一處也。六寶網霞。七建幢幡。八道場外階際欄楯。二逝多林廣博嚴中二。先舉因。後正顯。顯中。先總。後一切妙寶下別。別中十一句。一寶間飾。二寶遍地。三寶牆。四寶樹。五香河。河中曲有七句。一香水。二湍。三澓。四華隨流。五出法音。六華布水上。七華樹列岸。六臺榭。如音義說。七寶網覆臺。八多寶放光。九寶嚴地。十燒香。十一建種種幢。曲有十五句。文易可知。三虗空嚴中十二句。初一標。次十別。後一結。別中一天宮。二香樹。三須彌山。四枝葉。五蓮華。六寶坐。七天王像。八白真珠。九赤珠嚴閣具。十金剛珠。後結可知。第二出嚴因中二。先徵記何門有此諸不可說嚴事故。後如來下釋。釋中十句。一宿因。二現果純淨無漏故名自法。三福德威。四約業用內。顯一即一切也。五約業用內。顯依正入正。六約業用門。於少現多。於小現大。此亦通德相。七於一正少分。現多令分。亦現在無礙故。雲現過去佛。八約正業用轉顯一即多。九約正少分。出多依果具分。十約正少分現多具分依果成住等。後結通十方。文易可知。問逝多林園近人造立。何乃結通十方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