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和諧相處的技巧(上)

學校和諧相處與遵紀守法教育活動學校安全管理規範與安全活動人際交往的技巧

人際交往是參加社會活動的基礎,正常的人際交往有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交往的對象不斷擴大,不僅有同院的夥伴、同班的同學,而且還有社會上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進行人際交往呢?

一、大膽交往,禮貌待人

初次接觸生人都有一種羞怯的心理,我們要鼓勵自己大膽同陌生人說話,要敢於獨自去新地方辦事。與人交往的首要原則是講文明、講禮貌,如進入他人住房要先敲門,與人說話要先稱呼。合理要求要服從,不能任性胡亂鬧。

家長工作或會客,注意安靜不攪擾。家長休息或生病,輕聲細語不吵鬧。來了客人要問好,熱情歡迎有禮貌。大人談話不插嘴,在旁玩耍不幹擾。客人問話要清楚回答,送客要說“再見”,鄰居之間要和睦相處等。

二、察言觀色,靈活辦事

世界上的人魚龍混雜,好壞難辨,我們在交往時應保持一定的警惕。在接觸生人時,我們既要大膽交往,又要慎重行事。要學會察言觀色,通過對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判斷他的意圖和品德,然後決定是否與他交往。

三、誠實待人,以信取信

與人交友必須真心實意,不能虛情假意。對人當麵恭維、奉承,背後恣意貶低是兩麵派的做法;對朋友遇到困難口頭上“深表同情”,內心無動於衷,甚至幸災樂禍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可能長期維持友誼的。

真正的朋友應坦誠相見,毫不客氣地指出對方的缺點和不足,互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講究信譽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我們應該“說到做到,不放空炮”。偶爾有一兩次失信,要及時向對方解釋,求得朋友的諒解。如果屢屢失信,就無法保持朋友關係了。

四、對己要嚴,對人要寬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交友時不必太計較對方的缺點,要多看到人家的長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友好相處。當家長聽到孩子訴說他人不足的時候,要引導他多看到別人的優點。

中小學生的交往難免出現矛盾,甚至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我們要胸懷坦蕩,要學會理解和寬容別人,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考慮問題,既使對方給自己帶來了損失,也應諒解他。為人處世的技巧

一、凡事留有餘地

在待人處事中,萬不可把事情做絕,要時時處處為自已留下可回旋的餘地,就像行車走馬一樣,你一下子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方,調頭就不容易了。俗話說:“過頭飯不吃,過頭話不說”,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在大多數情況下,要特別注意才不可露盡,力不可使盡。在辦任何事的時候,多使一點“太極推手”的功夫,永遠保持一些能夠回旋應變的能力。

具體在日常生活中,承諾別人,拒絕別人,批評別人,凡事都要留有餘地。

二、寧願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

在日常生活中,誰都不願意和小人打交道,可是不管你願意或不願意,又總不可避免的要與小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