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3)

又達觀穎公初謁大陽明安問。洞上特設偏正君臣意明何事。安曰父母未生時事。又問如何體會。安曰夜半正明天曉不露。穎惘然棄去。至石門理前話問聰禪師曰。如何是父母未生時事。聰曰糞擊兒。又問如何是夜半至不露。聰曰牡丹花下睡貓兒。穎愈疑駭。後一日聰從容謂曰。此事如人學書。點畫可做者拙。否者工。何故如此。未忘法耳。如有法執。故自為斷續。當筆忘手忘心乃可也。穎於是嘿契其旨乃曰。如石頭雲。執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聰曰祖師意事理能盡乎。穎恍如夢覺。觀古人用處。可謂心手虗閑。箭不虗發。近代談此道者[遄-而+主][遄-而+主]滯於名數。謬解古人之妙處者多矣。今見閑閑之作。正抓著新豐癢處。誰謂代無其人。康文。淦陽人。初得法於慧林周禪師處。終禮部尚書。年七十四。仕五朝。官六鄉。自奉養如寒士。不知富貴為物。蓋學道所得雲。詳見本傳。

重編曹洞五位卷上(以上卷上終)

曹山本寂禪師三種墮四種異類

三種墮

夫沙門取食有三等墮。作水牯牛是沙門墮。不受食是尊貴墮。不斷聲色是墮類。隻墮去是甚麼人分上事。

揀雲。欲知則是入異類中。不認沙門邊事。所以古人權借水牯牛為異類。祇是事上異類。非言語中異類。

若是言語中異類。則是往來言語盡是類。所以南泉道。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則頭角生。喚作如如早是變也。直須向異中行。如今須向異中道取異中事。夫語中無語始得。若是南泉病時有人問。和尚百年後向甚麼處去。泉雲我向山下檀越家作一頭水牯牛去。雲某甲擬隨和尚去還得麼。泉雲。若隨我。銜一莖草來。

揀雲。這個是沙門轉身語。所以道。汝擬近。銜一莖草來親近渠是。呼為無漏。始堪供養渠。

又雲。隨類者。祇今於一切聲色物物上轉身去。不隨階級。喚作隨類墮。

又雲。尊貴墮者。法身法性是尊貴邊事。亦須轉卻是尊貴墮。祇如露地白牛是法身極則。亦須轉卻。免他坐一色無辨處。並是稱斷供養邊事。欲須供養。須得此食。所以無味之味亦雲無漏是堪供養。並餘觸汙之食非無漏解脫之食也。有人問百丈以何為貪。雲無漏為貪。雲巖雲莫將以味為供養。道吾雲知有保任處盡是供養。夫取正命食者。須具三種墮。是以僧問披毛戴角是甚麼墮。不斷聲色是甚麼墮。不受食是甚麼墮。雲披毛戴角是沙門墮。不斷聲色是墮類。不受食是尊貴墮。

不受食尊貴墮。食者是本分事。知有不取故雲尊貴墮。披毛戴角墮者。不執沙門邊事及諸勝報位也。不斷聲色隨類墮者。為初心知有自己本分事。迴光時擯出諸色聲香味觸法得寧謐。則成功後不報六塵墮而不昧。任之無礙。故雲外道六師是汝師。彼師所墮汝亦隨墮。可以食食者。則是正命食也。亦本分事也。祇是就六根門頭見聞覺知不被染汙呼為墮。不同向前怕也。本分事猶不取。況其餘。

又揀雲。沙門取食有三種墮。作水牯牛是甚麼墮。代雲。不處正位不揀其身。始喚作沙門墮。不斷聲色是甚麼墮。代雲。凡情得盡。聖量亦忘。聲色塵中不應更斷。乃可取食。是為隨類墮。又雲。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

問如何是彼師所墮。雲田舍翁入聚落。眼耳鼻舌身意俱失卻。

雲如何是隨類墮。雲不斷聲色又不失香味。

雲如何是彼師。雲六處。

雲如何是汝亦隨墮。雲存。雲存個甚麼。雲不得動著又不離聲色。

問不受食甚麼墮。雲了達正因不存勝解。故雲尊貴墮也。

又揀雲。沙門墮者。亦不無其行。亦不無其間。雖有其間常無其間。雖有其行常無其行。其中此事切須知時節。莫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