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語言描寫寫作指導(2)
5.語言描寫的作用
(1)表現人物的性格
語言是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因此,人物的語言描寫,能披露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示人物的個性特征。隻有這樣,才能使人物語言克服一般化、雷同化的弊病。
巴爾紮克小說裏寫對話非常巧妙,他並不描寫人物的模樣,卻能使讀者看了對話,就好像見到說話人似的。如巴爾紮克的《歐也妮·葛朗台》,寫葛朗台逼死妻子後,為了不讓女兒歐也妮繼承妻子的遺產,在全家居喪的當天,就迫不及待地要他女兒簽字放棄遺產繼承權。作者在此描寫了葛朗台與歐也妮一段精彩的對話:
他對歐也妮說:“好孩子,現在你承繼了你母親啦,咱們中間可有些小小的事得辦一辦。”……
“難道非趕在今天辦不行嗎,父親?”
“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讓事情擱在那兒牽腸掛肚。你總不至於要我受罪吧。”
“噢,父親……”
“好吧,那麼今天晚上一切都得辦了。”
當不明底細的歐也妮表示同意在光保留虛有權的文書上簽字時,葛朗台仍不滿足,還要求歐也妮“無條件拋棄承繼權”,並要她“決不翻悔”。當歐也妮剛作出肯定的表示時,他就欣喜若狂地說:“孩子,你給了我生路,咱們兩訖了。這才叫做公平交易。”通過對話描寫,作者將葛朗台這個金錢拜物教的狂熱信徙的吝增、貪婪、冷酷、虛偽的個性特征,和盤托出。
魯迅的《孔乙己》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裏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幾文大錢。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辨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眾人拿孔乙己的傷疤來取笑,拿他的痛苦來取樂。通過語言描寫勾畫著這些人麻木不仁窮極無聊的嘴臉,笑聲裏蘊蓄著一股悲涼的意味。孔乙己的一段話表明了想清白,但清白不了,又偏要爭麵子。可見孔乙己生活在矛盾之中而又成為取笑的對象。
《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中寫王熙鳳: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諒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孫女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
抓住這句話,就能夠分析好王熙鳳。一語三雕,賈討好了賈母,又恭維了“三春”,說得黛玉也是美滋滋。充分表明了她八麵玲瓏,狡詐逢迎的性格。
(2)能揭示人物的身份與社會地位
在《水滸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一回中,描寫了山神廟外三個人的對話。林衝在廟裏從說話聽出那三個人中一個是差撥,一個是陸謙,一個是富安。“端的虧管營、差撥兩位用心!回到京師,稟過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這番張教頭沒得推故!”這是陸謙說的,特殊地位,不一般的身分,加上滿口官腔,活現出他的特性。“林衝這番直吃我們對付了!高衙內這病必然好了!”“再看一看,拾得他一兩塊骨頭回京,府裏見太尉和衙內時,也道我們也能會幹事。”從話語中的慶幸態度和帶有誇功請賞的口氣,可知這是高府地位低微的奴仆富安說的話。“小人直爬入牆裏去,四下草堆上點了十來個火把,待走那裏去!”又極力表現自己遵命效勞,顯出一副奴才嘴臉。三個人的對話都是高度性格化的,真是聞其聲如見其人。